《既济》卦的六二爻,爻辞是这样写的:
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这句话什么意思?
不妨细品。
一、茀
先来看看什么是“茀”。
这是个多音多义字。
而且,要命的是,它在不同的《周易》版本里面还有好几种其他的写法。
比如帛书本写作“發”。
此外还有“髴”、“紱”、“髢”等写法。
究竟作者用的是哪一个字,哪一个意思呢?
需要先筛选一下。
我们最终选定的,是“茀”。
原因如下。
二、选“茀”的原因
为什么是“茀”?
第一,其他几个字,意思大多和头上的首饰有关。然而本爻位于下卦之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说到头上的东西。
第二,“茀”的意思是车厢前后设置的车蔽,与车有关。而《既济》和《未济》卦都出现了“曳其轮”的句子,同样出现了车的意象。
第三,“茀”主要是妇人专用,比如:
翟茀以朝。婦人車不露見,車之前後設障以自蔽隱,謂之茀。
爻辞说“妇丧其茀”,正好也说到了“妇”。
综上所述,妇丧其茀的妇人所丧失的,是她所乘坐车厢的前后挡板。
三、易象之妙
《周易》的作者为什么要在《既济》的六二爻说“妇丧其茀”?
看卦象。
六二爻为阴爻,恰是妇人之象(《周易》作者用阴阳爻象征夫妇男女)。
六二爻上下都是阳爻,正像是车厢的前后两片挡板—“茀”。
车子好好的,为什么挡板会没了?
原因很简单,就在《周易》原文里:
车脱輹。
车子没有了连接车轮和车厢的輹,就像是阴阳缺少了中和,必然会导致阴阳失衡,“夫妻反目”,车舆的挡板丧失。
如果说,上一爻的“曳其轮”是说圆形的车轮需要輹(孚)的推动,那么,本爻方形的车舆如果没有了輹(孚),也会造成茀的缺失,车厢里的妇人面临暴露的尴尬。
所以,关键还是在輹(孚)。
孚者,诚也,中庸之道。
六二爻正好在本卦中正之位,所以天然就有贞正中孚之象。作者说“勿逐七日得”,正是暗藏“七日来复”之意。
巧的是,七日来复的“复”,就是“孚”和“輹”的一语双关。
何等绝妙的取象譬喻!
何等光明正大的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