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比如古时候见到长辈要行礼,现代人虽然免去了行礼的习惯,但是见到长辈还是要恭恭敬敬的问好的。
现代人站在了绝对理智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还是有很多传统文化不能被现代人理解,就比如“出门与妻不同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01出门与妻不同房到底是什么意思
中国有很多俗语,这些俗语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有一部分存在着科学性,就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意思就是清明时节的天气比较适宜种植,人们用二十四节气来判断农事,就体现出了俗语的科学性。
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出门与妻不同房”科学吗?它又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但是这些问题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解答一下。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叫出门吧!现代的出门可能是出门买菜、或者出门逛街、还有人出门游玩等等,但是这是现代人的概念,既然这句话是从古时候传下来的,就要用古代人的视角去解读。
那么古代的出门是什么意思呢?这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由于古代思想封建,人们对男人和女人的态度是有很大区别的,男女不平等,所以出门也分为男人出门和女人出门。
男人出门很好理解,古代就是男权社会,所以男性是非常自由的,出入很随意没有任何限制,但是女人出门就不同了,女人在没有结婚时是很少出门的,不能抛头露面,而是要在家里学习女红和女德,学习三从四德。
即使是必须出门也要快去快回,不能随意在外逗留,如果待在外面太长时间,就会被人看成是水性杨花、放荡不羁。女性真正光明正大的出门是结婚时,丈夫来家里接亲,但是由于女人结婚要盖着红盖头,所以也不能好好的看看外面的世界。
结婚后的女人就更惨了,她们要在家里相夫教子,侍奉公婆,随意走动外出更是奢侈,所以这时女人出门通常与回门或者回家探亲有关。现在我们理解了时代环境下出门的含义,那么出门与妻不同房就很好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结婚后,丈夫和妻子回娘家不能住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可以同房居住。
古人对夫妻同房这件事是羞于启齿的,是属于夫妻二人的秘密,不能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所以如果回娘家时夫妻二人住在一起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还有些人会拿这件事四处宣扬,有辱夫妻的声誉和娘家的门风。
古人认为如果在娘家时,二人同房会给娘家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中一条就是断财路,这样的后果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的,为了规避风险,夫妻二人也会选择分开住,虽然现在看来这样的解释属于迷信,但是在当时,人们是非常信仰的。
如果夫妻二人在娘家同房不小心有了宝宝,就会被看成是污秽,不吉利等等,甚至还会有人对孩子指指点点。
就这样,渐渐地“出门与妻不同房”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没人会破坏这项规矩。那既然我们知道了出门与妻不同房的含义,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02出门不拜丈家坟
与出门不同房衔接的一句是“出门不拜丈家坟”。如果这句话用字面意思来解释的话是这样的:妻子来到丈夫家的时候不能去拜婆家的坟。
这时候有的小伙伴又要提出质疑了,不祭拜丈夫的祖先,这不是大不敬吗?一直以来都以礼待人的古代人会这么不讲礼貌?其实大家误会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人是非常尊崇“男尊女卑”的,虽然女子与丈夫结婚了,可她真正的姓氏并不是丈夫家给的,说到底不是一家人,哪有一个外人去祭拜外家坟的道理呢?所以女子是没有资格去给婆家人上坟的。但是现代社会,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如果必要的话,女子是可以祭拜的。
同样的,男子和妻子回家之后也是不能去祭拜娘家人的祖先的,民间还有:女婿上坟,有辱先人这样的说法。因为如果女婿去祭拜娘家的祖先,就说明妻子家里没有主掌家事的人了,这是对祖先的一种侮辱,大家都会比较忌讳这件事,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就没有男子去祭拜女子祖先的事发生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了。古时候的女人并不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真正的历史上女子并没有太多的自由,每天只需要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就行了,和现代女子的地位是截然相反的。
现代女子更追求独立,不单单是思想独立,更重要的是经济独立。所以,无论是“出门与妻不同房”还是“出门不拜丈家坟”都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思想枷锁和行为控制,是非常不人性的。在这个平等而开放的年代,“出门与妻不同房,出门不拜丈家坟”之类的俗语早已被摒弃。这不仅仅是文化的进步,也是思想的进步。
03结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说“出门与妻不同房,出门不拜丈家坟”了,其实这些说法背后的原因,都体现了古代时期的男尊女卑,是思想的糟粕,现代人追求的自由平等在古代是不存在的。
所以每当想起这些,我都会无比的庆幸,出生在了一个没有男女差别对立的年代,能享受平等与尊重,不知道千年前的女子如果穿越时空来到现代,会不会羡慕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于本文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