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东经》有这么四个国家很有意思,分别是黑齿国、雨师妾、玄股国和劳民国,它们自南向北分布,黑的部位也逐渐从牙齿扩散到全身,这其中蕴含了什么秘密?
01黑的自南朝北
以我们现在日常生活经验来说,距离离赤道越近也越热,而人的肤色也会越黑。但是在《山海经》中的原始先民,显然有着截然相反的一套思维模式:当你越向北走,光明便将离你而去,你只会越来越黑。
在《海外东经》中记载了这样四个国家,从南到北依次是:黑齿国、雨师妾、玄股国、劳民国。这个从南向北的顺序,并非胡说,因为海外东经的写作顺序,便是从东南角叙述到东北角,也就是在东边、从南向北来记录。
那么,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从南向北分布之外,这四个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其为人黑”,但即便四个国家的人都是“黑”,但黑的程度、黑的部位却也大不相同。
比如黑齿国,顾名思义是牙齿黑;雨师妾,则是上半身黑;到了玄股国,就变成了双腿黑,再到劳民国,就已经是全身上下都黑。
可见,原始先民所处的空间位置,越是偏北,其身体上的黑色部位面积就越大;而越是靠近南方,黑色面积反而越少。此外,黑色出现的部位,从南向北也是自上而下地进行推移:从黑齿到黑身,从玄股到全身。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神奇的现象呢?
这个问题的解释,还是落在了距离光明最近的地方,这便是黑齿国!
《海外东经》: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02光与暗的交织
说起黑齿国,的确有很多种解释能够自圆其说,但我们今天只放在黑齿与太阳这个特殊的情境之下去讨论。为什么要扯到太阳?
除了前面所说,十日所浴的汤谷横亘于黑齿与雨师妾中间,北边是雨师妾,南边则是黑齿,所以理论上说,黑齿国位置要比雨师妾更靠南,其接受的太阳光线也更加充分,距离光明自然也是最近。
此外,还有一点原因,在《大荒东经》中记载,黑齿是帝俊后裔,而帝俊之妻为生十日的羲和,帝俊自然就有了太阳之父的属性,那么作为帝俊后裔的黑齿,最靠近太阳,最接近光明,似乎也顺理成章。
《大荒东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那么,原始先民这看似无意地从南向北、四国顺列就点人耐人寻味了。在古人眼中,南与北就不仅是空间上的差异,可能同样也是光明和黑暗的区别,有点太阳或光明崇拜的意蕴包含其中。
北方,又称为“玄冥”,有寒冷、黑暗的意象,那里由于长时间日照不足或终年不见阳光,也往往被看作是幽冥之乡,只有黑暗,没有白昼,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自然也是全身漆黑。正如,山海经中对于“幽都之山”的记载。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这里不仅有黑水发源于此,其上生物也尽皆“黑色”,比如玄鸟、玄蛇、玄豹等。这里还有大玄之山和玄幽之国。使得整个冥界都笼罩在一片“黑色”的氛围之下。
南方,就与之截然相反了,尤其是十日所出的汤谷附近,光明而温暖,所以身为日神帝俊后裔的黑齿国,就自然而然占据了这个具有优越自然条件的场所。
所以,单就黑齿为帝俊后裔、以及四国人黑这两条线索,说到底这则神话意蕴可能正是在强调原始先民追求光明,远离黑暗,这么一种最为朴素、直白的观念与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