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坚持良好卫生习惯。 坚持人民至上,参与新冠疫苗接种,筑牢免疫防护屏障。 创建文明城区,共建美好家园。
4月7日光明日报刊发
《河北保定清苑:数字赋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样报道清苑区!
一起来看详细内容↓↓↓走进河北保定清苑佳禾现代农场的“鱼菜共生”大棚内,一畦畦蔬菜郁郁葱葱。在蔬菜大棚旁边,10个直径8米的圆形鱼池并排罗列,池水碧绿清澈,鱼儿在池中欢蹦乱跳。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实现了自动检测和调控,鱼粪通过水资源化处理,把低浓度养殖粪水转化为水溶性肥料,实现了种养循环利用。人工智能时代,体力活与技术活实现了“一手包办”。
图为:佳禾现代农场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刘鹏摄
图为:佳禾现代农场的“鱼菜共生”大棚里,蔬菜丰茂、鱼儿肥。刘鹏摄
图为:佳禾现代农场的“鱼菜共生”大棚里,工人们正在采摘新鲜蔬菜。“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培育的蔬菜清脆可口。刘鹏摄
图为:“鱼菜共生”种养系统养育的鱼儿新鲜肥美。刘鹏摄
“鱼菜共生”大棚内装满了“豪华配置”,数据无线传输终端、光照度传感器、 化碳传感器、探头装置......通过将工业智能化技术系统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打造出高 把控的环境。“采用鱼菜共生种养模式,不仅达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的有机循环状态,还实现了蔬菜与鱼兼得的双丰收。”佳禾现代农场的负责人刘朝辉告诉记者。
图为:佳禾现代农场的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实时监测大棚温度、湿度。刘鹏摄
在刘朝辉看来,数字赋能农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除了“豪华配置”,他们还给设备安上了“智慧大脑”,通过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设备系统协同交互作业、24小时连续标准作业。这套鱼菜共生系统通过数字孪生、物联网技术手段融合,构建动态实景可视化数字农业,呈现多场景、多业务协同、动态交互的数字农业立体全景图,实现在立体直观的种养场景中,对温度、湿度等关键数据的 把控,不仅减少用工、降低成本,更大幅提升了蔬菜、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数字赋能,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之翼。佳禾现代农场项目的蓬勃发展,只是清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如今,河北保定清苑区加大科技农业、数字农业的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民,让农民会种地,也“慧”种地,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End
清苑融媒体中心
新闻热线丨-
投稿邮箱丨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