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对我校荣获ldquo突出贡献

4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哈尔滨体育学院荣获“突出贡献集体”殊荣。此外,该校教师岳清爽、朱德文、级学生张雨婷等多名教师、毕业生和在校生以集体成员身份或者个人身份获得殊荣。

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朱德文(右)

哈尔滨体育学院教师岳清爽(后排中间)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哈尔滨体育学院共有96名师生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其中包括冬奥组委特聘专家1人、冬奥组委官员4人、国家队领队1人、国家队教练员和科研组长10人、制冰师3人、国内技术官员70人,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竞赛环节,以及参赛队伍在集训场地、后勤保障、教练团队支持和科技助力等备战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服务。另有32名毕业生作为运动员参赛,实现了冬奥会7个大项的人才全覆盖。

在北京冬奥会上,获得短道速滑混合米接力金牌和短道速滑女子米接力铜牌的范可新、曲春雨,速度滑冰男子米金牌得主高亭宇,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得主隋文静、韩聪,以及获得男子钢架雪车铜牌的闫文港等均是该校毕业生。

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一所冰雪特色鲜明的高校,已连续多年为国家队备战冬奥会提供科研支持。在备战索契冬奥会期间承担4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直接转化于国家队的训练与参赛。备战平昌冬奥会期间,获得速滑与雪橇、女子冰球与冰壶、单板滑雪、花样滑冰等四个项目国家队科技购买服务立项,对国家队训练进行科技跟队服务。进入北京冬奥会周期后,学校积极参与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研发计划,共获批3项国家科技冬奥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获批3项科技冬奥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同时,哈体院体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严力,作为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和速滑短距离国家集训队科研组组长,通过打造智能冰场,帮助中国健儿提高竞技水平。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zz/231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