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光明日报》专版专刊!
同时聚焦园区
创新提升小康成色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日前,中宣部举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开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
园区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了!
人民日报今日刊登头版文章
《创新提升小康成色》
文中多次提及了
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进程中
园区发挥的重要作用
/节选部分园区内容/
▽
小康路上,江苏处处可见创新元素。创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公厕里的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厕所内的氨气、硫化氢、温度湿度等,一旦某一项数值超标,便会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处理。
漫步在苏州工业园区、昆山高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南京江宁开发区,创新型企业茁壮成长,处处体现着创新在发展中的原动力。在南京紫金山实验室里,新一代互联网络骨干已经建成,这里将用创新引领未来。
江苏正用创新描绘着小康路上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创新驱动发展
江苏的小康之路,是一条转型升级之路,从农转工、内转外,到如今的用创新来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条小康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
6月19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传出好消息,园内企业信达生物第二款单克隆抗体抗癌药达攸同获批上市,恒瑞医药的PD—1单抗艾瑞卡获批两项新适应症,百济神州百悦泽(泽布替尼)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欧洲药品管理局受理,再加上亚盛医药6月18日宣布已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两天有4款抗癌药有了新进展。
建设“中国药谷”,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在快速成长。经过10多年发展,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布局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集聚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多家,而这些都离不开苏州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创新。
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两年前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半自动体外除颤器获批上市,打破了价格高昂的进口品牌垄断。去年10月,企业开始了体外除颤器儿童模式的研发,可“临门一脚”时遇到了困难。儿童模式所必需的电极片国内买不到、国外进不来。关键零件不到位,所有努力就白费。
就在团队焦急万分的时候,苏州自贸片区推出了进口未注册医疗器械试行管理办法,只要通过备案,相关企业就可以进口到在国内还未注册的医疗器械以用于研发。通过这一模式,久心医疗拿到了20片进口的可用于儿童的电极片,团队立即投入加班加点的研发中,新产品也于近日申报注册。
创新改变生活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这些年已经把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融入方方面面。
在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莲韵社区,创新也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这个社区时不时可以看到无人机飞过。这些来自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变身消*机,担负起小区的全面消*工作。“无人机的出动,提升了社区消杀工作的效率,也让消杀工作更加全面彻底。”莲韵社区负责人说。
创新引领未来
“缺芯少*”是我国互联网领域发展最大的短板。
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投资亿元的“姑苏实验室”刚刚挂牌,以电子信息材料、生命健康材料、能源环境材料等为研究领域。
苏州市*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姑苏实验室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一期建设,集聚名以上的科研、技术及管理人才,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研发等公共平台,突破一批材料领域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通过二期建设,到年,力争跻身世界一流材料实验室行列,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基地。
姑苏城东,金鸡湖畔
《光明日报》专版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