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6297_lab.html做学问最好的老师,还是字典词典教科书○*团元日前,我根据林则徐作为“家训”的“十无益”,写了一篇文章。“十无益”是:“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二、不孝父母,奉神无益;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拙文《“十无益”思实有益》发表后,收到福建教育出版社林冠珍老师的留言:“‘十无益’是晋代许旌阳道士的格言,不是林则徐的原创。”又说,“原来我也不知道,以为是林则徐留下的家训。一次偶然看到我老家一凉亭的资料,刻有‘十无益’,时间早于林则徐手书。”最有发言权的她,诠释为何张冠李戴:“林则徐手书是有题款的,明确写了录自哪,被裁掉了,所以造成误会。”歌手演唱《梅花三弄》林老师是个做学问、有学问的人,我相信她。得知许旌阳名许逊,晋朝时举孝廉出身,出任过旌阳县令,故称许旌阳。他不慕名利,弃官东归,修道炼丹,著书立说,后来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并称“四大天师”。不过,现在除了我,仍有许多资料,将“十无益”作者归于林则徐。这当然不是林则徐有意为之,而是后人无意或大意造成。电视剧《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主题曲《梅花三弄》,很有影响。琼瑶作的歌词尤其被人津津乐道:“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梅花三弄。”歌词中“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时常被人引用,道是“琼瑶诗”。拍自林则徐纪念馆其实,这首歌歌词三人合成,公认的作者琼瑶只写了头尾各两句,中间核心四句是古人所作。“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作者是唐代*蘖禅师。原诗是:“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第五句六句,是金代元好问“情”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作家在作品中借用前人诗文,并不鲜见。金庸在《书剑恩仇恩》第七回,浓墨重彩地描写杭州名妓玉如意为乾隆皇帝唱曲:“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却嫌房屋低。盖了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忽虑出门没马骑。买得高头金鞍马,马前马后少跟随。招了家人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时来运到做知县,抱怨官小职位卑。做过尚书升阁老,朝思暮想要登基。一朝南面做天子,东征西讨打蛮夷。四海万国都降服,想和神仙下象棋。洞宾陪他把棋下,吩咐快做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起,阎王发牌*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升到天上还嫌低,玉皇大帝让他做,定嫌天宫不华丽。”影视剧中玉如意演唱这段讽刺世人欲壑难填的唱词,却是依据明代律学家朱载堉的《十不足》改编。就像我将《十无益》写成是林则徐所立“家训”一样,众多读者把《十不足》记在金庸账上。或许,都不会被许旌阳、朱载堉的后人问责。不过,如果被文化人将非作者当成作者,引进文史论文,就不仅仅“十无益”、“十不足”,而是十丢人、甚至十害人!现在的网络文章,一般没有通过专业人士审、校,质量相对较差。所以,娱乐消遣亦可,如果做学问,最好的老师还是字典词典教科书。当然,网络也不是没有真实资料,关键是要多找多对比,正如担任过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告诫治学者:“上穷碧落下*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且慢,“上穷碧落下*泉”,是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上穷碧落下*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团元,高级编辑(记者)。发表各类作品约万字,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瞭望》和《博览群书》等报刊。曾有各种体裁文章入选语文课本、教辅、高考中考资料、试卷及各种文丛、文集;公开出版《说黑道白》、《民族瑰宝马寅初》、《胡适的谦和雅量》、《梁启超之路》、《文人有行》、《诸葛亮用兵》和《刘邦用人》等多部长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