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光明共和国》后,沉默了很久,里面描述的那个孩子的世界太震撼。
这是西语作家安德烈斯·巴尔瓦的一部小说,虚构了一个中美洲城市圣克里斯托瓦尔,那里有一群流浪的孩子,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大人世界的恶意,也回之以同样的恶意,比如偷盗、抢劫和杀戮。一场大规模的暴乱之后,这些孩子躲进森林,躲进下水道,在那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光明共和国”,有自己的文明和规则,而在那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他们,消失在日常的生活里。
到底是巴尔瓦的这部小说颠覆了我们对孩子的认知,还是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走进过孩子的世界?
我们做父母,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更理解别人的父母,而不是别人的孩子。我们严格按照各种各样的育儿教科书陪伴孩子的成长,从生活到心理,无一疏漏,可依然无法避免矛盾,不能打破我们与孩子之间内心深处的壁垒。
前不久,短视频平台上那个善于模仿的孩子钟美美,表演了很多跟老师有关的片段,惟妙惟肖。因为那些内容不符合我们一贯对这个职业的赞美,所以遭受了无数批评。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也一定是这个批评队伍里的一员,说他的模仿丑化了老师的形象,庸俗不堪,甚至刻薄他的样貌“不讨喜”。
当我们把这个孩子放到自己的价值尺度上的时候,我们给他保留过一点点尊重吗?尊重他是个孩子,尊重他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我们只是用自己的好恶随心所欲评价,让他感受到网络暴力的来势汹汹。
后来,钟美美接受媒体采访,他澄清、解释,条理清晰,平静理性,他比我们大人更知道该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与自我相处。
西班牙电影《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剧照
《光明共和国》里那群流浪的孩子同样如此,他们知道那些来自大人的眼光里有多少虚伪的怜悯和真实的厌恶,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意味着什么。
流浪不是他们的初衷,更不是他们的过错,其中的很多孩子是因为大人的罪恶才会有这样的残酷的遭遇。大人们没有向他们道歉,更没有赎罪,也没有将他们送回遥远的家,甚至还排斥他们,埋怨他们干扰了城市的平静,影响了城市的容貌,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够悄悄离开,至于去哪里则没有人在乎。
这些孩子是这个城市里最需要帮助的一群人,可是城市管理者的善意和“天使”行为从未眷顾过他们。当他们在城市里制造了巨大的破坏活动之后,城市管理者开始寻找他们,不是为了送给他们迟到的温暖,只是为了抓住他们,惩罚他们。
西班牙电影《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圣克里斯托瓦尔的市民和管理者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便是我们对待世界的态度。所有没用甚至还带来麻烦的东西,统统都要让他们消失。在这部小说里,暴力只能换来暴力,甚至连屈服都没有。
这些孩子里,有一位幸存者,可他并没有打算与那些大人和解,依然固执地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他没有机会得到爱的训练,暴力是他学会的与大人沟通的 方式。当面对这样的孩子时,我们可曾有过一丁点儿理性之外的愧疚和反思?
西班牙电影《克劳斯:圣诞节的秘密》
小说的 ,大人们走进下水道,发现了孩子们构建的那个“光明共和国”,而这次并不是一次温柔出现,也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为了躲避他们,32个孩子藏在了一条地道中,压裂了水闸,溺毙在涌入的水流里。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嘭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