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本科保研的宝子,来咨询论文写作与投稿。科研成果对于保研是很重要的加分项,本科很少接触科研,论文发表很多问题不是很懂。
今天学姐就来解答一下这些同学的困惑~
1.发表论文的难度
论文按照类型可以分为:c刊、北大核心、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
按照发刊频率可以分为: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旬刊
那么难度也是从左往右依次递减
2.发表论文的方式
◆第一种就是跟着本科的老师一起发表,导师为一作,自己是二作或三作。这样子发表的好处是一来期刊的档次比较高、二来也不用自己去承担高额的版面费、三来这种方式没有水论文的风险,可信度也更高
◆第二种就是将比赛成果转化为论文,比如我身边就有朋友在本科期间将自己参加大创赛的成果转化为论文并发表,这种方式对于经常参加比赛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实惠且发表的途径
◆第三种就是找专业老师啦,对于一些手头上有现成的文章,但没有发表门路的同学,找专业老师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
很多人写论文都卡在了第一步,确定不了选题,后续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其实选题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难:
选题分类
—种是前人没有写过的选题。相关资料很少,但发挥的余地较大。即使只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这种选题,只有收集到他人所未能收集到的资料,才可以尝试写作。
另一种是前人已经研究得较为充分的选题。这种题目的好处是资料多,前人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资料,为写作提供了便利,有较好的写作基础。但这种题目难于创新。
我们在进行论文选题要考虑必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应选择难易适中、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论题。
选题方法
①在知网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在自己熟悉或有兴趣的范围内广泛阅读有关文献信息,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开阔思路,扩大视野。明通过读书,了解信息、思考选题,培养我们的独立科研能力
②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选题的确定,应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注重社会调查,从社会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确立选题。真正做到选题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③维普智能选题工具,输入论文关键词,确定论文类型后会有很多参考选题可供选择,可以对选题酌情修改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建议多和导师沟通,问问导师的建议,最好拿着备选的选题请教老师。
选题误区
①不要太过求新
选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但不能太过新颖。在论文中,归纳前人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要分析不同作者的观点,再以此为基础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果论文选题太创新,没有任何类似研究,一说明这个选题没有研究价值,二你找不到任何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会给后期带来不少麻烦。当然,也得避免选题太老旧,提不出新观点。
②选题不要太宽泛
选题的过程就是从大方向不断缩小的过程。如果选题太宽泛,要研究的东西就增多,最后什么都泛泛而谈,什么都没有深入。
③别选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
毕竟写论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毫无研究的兴趣,这将是一场折磨。
论文选题只是框定了一个大致方向,还须不断进行文献积累。好选题不一定能写出好论文,但选题不佳,一定难出佳文。
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好写论文的计划后,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做好积累工作,有了一定的文献素材积累,才能下笔如有神助。
1.文献回顾
找两三篇课题方向和你很接近的文章,看他们是从哪些角度分析的,然后模仿着把自己的大纲架起来,框架有了以后可以先把基础理论填进去。
填完以后你缺少的是素材!注意要按照文献中的数据或案例,对比着去找其它的案例或数据(最好是最新的),把自己新找的填进去。比如文献举例蒙牛企业,那你就换成光明;文献举例年的数据,那你就换成年的。
2.积累素材
我以前以为读文献就是积累素材了,这太肤浅!素材其实涵盖了实践(比赛、调研等)、会议(或者组会)、文件、文章、文献!在这些活动中,看到相关的数据和案例都要记录下来,而且记得分类!
3.素材分类
按照你的研究方向分类,再按照论文的各个板块分类,相当于这些素材有了横纵坐标。这样找素材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写论文可以把素材随手放进去。而且卡住的时候翻翻素材库,会给你很多思路,素材积累多了甚至都能够组成一篇论文!
读文献的时候,文献里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部分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分类,纳入素材库。
4.TIPS
多上学术网站(小木虫之类的)逛逛,有很多文章、资讯可以看,说不定就能用到论文里做你的素材;我经常用到的学术类工具网站还有氪研,懒得找文献的时候我会考虑用他们的文献筛选工具,根据题目打包筛选优质文献。提纲工具和期刊投稿也经常会用到。比赛、会议和实践一定要多多参加,不要因为摸鱼和懒就选择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