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幼子过世后,徐志摩在信中提到张幼仪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www.xuexily.com/

谈到“徐志摩”这个名字,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详。年一首横空出世的《再别康桥》,其言辞优美,意境浓郁,奠定了徐志摩在民国诗坛不可逾越的地位。

直至今日,这首诗还脍炙人口,为无数后辈所称道。在这位诗坛才子独一无二的才华被普罗大众捧上神坛以后,读者们也不免开始好奇于这位文学巨擘的感情生活,然而历史不忍细读,“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可谓一点都不假。

天纵奇才

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的一个小镇上,其父正是大名鼎鼎的实业家徐申如。

因为家族世代行商,徐志摩从小便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吃穿不愁的他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不识愁滋味,也没有体会过人间疾苦。

在徐志摩的教育上,父亲徐申如也非常开明,他深知大清的封建教育制度迟早要遭人摒弃,因而在徐志摩很小时,就开始接受新潮的西方文化。

除了父亲的教育优良外,徐志摩本人也是天资聪颖。他年在家塾念书时,古文功课就是全班第一。

他自幼对着文学有着非常大的兴趣,为了弄懂一篇古文,可以做到废寝忘食、茶饭不思。对于小小年纪的徐志摩来说,那一个个字符就像是在跳动着似的,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他无法自拔。

年,徐志摩以非常好的成绩考入了杭州府中学堂,在这里徐志摩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开始在校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由于其身后的文学功底与老人观之心生愉悦的遣词造句,每每发表作品,总是大获欢迎,这更加坚定了徐志摩对于文学的热爱,他渴望着能够在当时的中国文学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来。

“包办”遇上“真爱”

年,徐志摩毕业于浙江一中,进入上海的一所大学继续深造,对于自己的前途与中国诗坛未来的前景,徐志摩非常期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从头到脚都沐浴着西方先进思想春潮的青年,却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家族那边给他强制性的安排了一桩婚事,对方是当时的上海宝山县罗店巨富之女,张幼仪。

虽然徐志摩对于这桩婚事百般不情愿,但当时的张幼仪却很期待,她并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场“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的婚事,让她的人生彻底黑暗起来。

徐志摩无疑是不爱张幼仪的,在这位自诩先进的青年才俊心中,他需要的伴侣,应当是自由的、新潮的、有文采的。而张幼仪无疑不符合徐志摩的标准。

她虽然出生在一个家境优渥的家庭,但是却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是实打实的封建社会的女性。徐志摩骨子里带着文人的高傲,对于封建社会的产物相当排斥,连带着张幼仪的面貌,都在他心中变得可憎起来。

与张幼仪匆匆成婚后,徐志摩便立刻赴上海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他没有选择带上张幼仪,因此成婚不久,15岁的张幼仪只能呆在家里,扮演自己“徐家少奶奶”的角色,侍奉公婆,清扫家务。

对于徐志摩,说不想念,那是假的,但是张幼仪并不是转不过弯来的愚钝木头,她看得出来,丈夫并不喜欢她。因此,她也不敢多做叨扰。

没过多久,徐志摩就完成了自己在上海的学业,准备出国留洋进修。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有志之士,与他们谈天说地,几乎快忘记家中妻子的存在,这其中就包括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

此时的林徽因正跟着父亲出国游历,因而也认识的徐志摩。在徐志摩见到林徽因第一眼,就深深为林徽因的魅力所倾倒,她相貌美丽,素有“民国第一美女”之称,思想开放接受过高等教育,举手投足优雅从容,更遑论其对于诗歌的造诣甚至不在徐志摩之下。

对比起家中唯唯诺诺的张幼仪来说,林徽因耀眼得就像徐志摩心中的“缪斯女神”。

为了光明正大地追求林徽因,徐志摩写信回国,要求与张幼仪离婚,但此时张幼仪已经怀孕几个月有余。

此事一出,不仅张幼仪心灰意冷,就连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也是非常震怒,他托人告诉徐志摩:若要与张幼仪离婚,那便断绝和徐志摩的父子关系!

可是陷入爱河的徐志摩哪里在意这些,在他的坚持下,年,张幼仪生下小儿子彼得后,与徐志摩顺利离婚,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多年的痴心,终究是错付了。

虽然徐志摩为了林徽因抛弃妻子,但林徽因并没有接受徐志摩的追求,于是这件轰轰烈烈的离婚案,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她好不凄惨”

虽然诗人的爱情碰壁,但是摆脱封建婚姻枷锁的徐志摩,很快又转而投入到与陆小曼的热恋中。陆小曼美丽、神秘、思想开放,徐志摩一甩从前的忧郁,与陆小曼很快步入了婚姻。

被丈夫辜负的张幼仪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也许是婚姻的失败,让她更加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她离婚后带着两个孩子远赴欧洲留学,此前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她,辗转于欧洲重新开始求学,在徐志摩与陆小曼情意绵绵的时候,她一面照顾着两个孩子,一面手不释卷的学习。

年,张幼仪的小儿子彼得患上了腹膜炎,不幸夭折,为了孩子,徐志摩与张幼仪时隔多年,再次见面。此时的张幼仪已经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她从前的愚昧无知,转而变成了优雅、颇有学识的女青年,让徐志摩大感惊讶,蒙受丧子之痛的她一见到徐志摩那张与儿子酷似的脸,忍不住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徐志摩写信给陆小曼,提到张幼仪时这样说:“她今天挂着两行泪等我,好不凄惨。”“她已经将独立的步子站得很稳……她现在真是什么都不怕。”

让强刮目相看的张幼仪在走出丧子的悲痛后,立刻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在欧洲学习奖金十余年后,她和徐志摩的婚姻已经成了一段往事,她收起事业的悲痛与多愁善感,在学有所成后,她选择了回国出任上海女子银行的总裁,晚年移居美国,过着独自清净的生活。

对于张幼仪来说,徐志摩既是她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又是一道血淋淋的伤疤。如果没有徐志摩当年无情地抛弃,也许张幼仪就会一辈子是一个愚昧无知的“贤妻良母”。

此后的几十年里,她独自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没有再婚,我们无从得知她是否还没有放下那个伤害她的男人,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所有女子:自尊、自强是所有女性必修的功课,没有丈夫,她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gx/37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