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头晕”,这是神经内科门诊上病人最常说的一句话。但,你真的了解头晕吗?
头晕/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排在所有临床症状的第三位,仅次于发热和头痛。但很多人会被民间流传的说法所误导,头晕嘛,肯定是颈椎不好,要不肯定就是脑供血不足,这俩概念足足火了几十年。
其实呢,国内外 文献资料统计显示,常见病因主要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梅尼埃病、前庭型偏头痛、前庭神经炎、精神源性头晕、非前庭系统疾病性头晕、后循环缺血或脑卒中。前庭是什么?前庭是藏在耳朵里面,主管人平衡的“部门”。所以说,其实眩晕最多的是跟耳朵有关,而不是所谓的脑供血和颈椎病,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这其中耳石症的发病率占据眩晕疾病的 位,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眩晕疾病,占所有眩晕疾病的30%-40%。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英文名叫BPPV。
引起眩晕的疾病中,耳石症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耳石症啊,是不是跟“耳屎”有关系啊?此“耳石”非彼“耳屎”,“耳屎”在外耳道,耳石却在内耳,相隔了“十万八千里”。
那耳石是不是就是耳朵里的石头呢?耳石跟肾结石和胆结石这些不一样,它是与生俱来的,住在前庭中的囊斑上,正常情况下帮助人们感受重心的变化,维系着人体的平衡。耳石有时会从囊斑上挣脱下来,随着内淋巴液的流动“出走”,流连在半规管中,患者就会“晕了。
耳石症是一种前庭系统疾病,会随着头位的改变出现眩晕的症状,具体且通俗的说呢,就是抬头晕、低头晕、起床晕、躺下晕、翻身还是晕,看东西天旋地转,不敢睁眼、心慌出汗,恶心想吐,发作时只要不动,不到一分钟就好了。
那耳石掉下来,有什么办法把耳石弄回去呢?
复位!将脱落于半规管或壶腹脊的耳石重新送回到椭圆囊、球囊中去。患者经过1-2次复位治疗,基本都能完全康复。常用的耳石症复位手法有:
1.后半规管耳石症Epley复位法
2.后半规管耳石症Semont复位法
3.水平半规管管石症Barbecue复位法
4.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改良的Gufoni复位法
5.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Gufoni复位法
6.上半规管耳石症反Semont复位法
医院引进了眼震图检查设备,实现了病人不用移动位置即可完成检查到复位的全过程,诊断和治疗准确、安全和有效。
重庆医院成立了规范的眩晕诊疗中心,从此头晕/眩晕相关疾病诊治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之路!
今天,你头晕了吗?现在不怕了,你懂得!
推荐阅读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