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死不烤灯头火,饿死不吃猫叨饭,其实这两句话有很多个版本,对于前一句倒是没有多少异议而后一句则是有,饿死不吃倒头饭、饿死不吃下脸饭,这两个版本,这三句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育一个人要有气节有骨气,为人做事要光明磊落不能失了气度和度量。下面我们就分别解释一下这几乎话。冻死不烤灯头火古时候大家点灯照明都是用的柴油灯居多,所以火焰都非常微小,散发出来的热量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点微微之光是不可能供人驱寒保暖的,而现在用的电灯更是不会散发热气,所以更谈不上能够驱逐严寒了。冻死不烤灯头火,文字意思是指,一个人宁可冻死,也不能在灯头上,烤火取暖,因为这点热毫无用处,反而会丢失了一个人的自尊和气度,同时也是教育人,不要为了无关紧要不能改变结局的过程,而丧失做人的基本原则,违背自己一贯遵循的宗旨。饿死不吃猫叨饭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一个人宁可饿死,也不能吃猫剩余过的饭菜,不能和猫争抢食物,做人就要有做人的风范,其实这句话我到时第一次听说,因为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饥寒交迫到极点,吃猫剩余过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在死亡面前和一个动物竞争,还是能够接受的,为了活着说不定连猫都会吃了吧。饿死不吃倒头饭倒头饭毫无疑问,就是拜祭死人用的贡品,自己家里人吃贡品当然没有顾忌,但是如果是活人和死人挣食物,那么就是不吉利的了,当然了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吃亡故之人的贡品是很常见的事情,现在也经常有一些流浪的人,会趁着逢年过节去公墓吃一些上供的东西,关于这个同样无可厚非吧,一个离开的人,是不会和一个活着的人一般见识斤斤计较的。饿死不吃下脸饭这句话才是我们这里农村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便是饿死也不能吃别人不怀好意施舍给你的东西,比如说你去一个亲戚家做客,对方并不欢迎你,吃饭的时候对别人都是笑颜逐开而对你却是一脸冷冰冰,不耐烦看不起的表情,那么这个时候不管这顿饭多么丰盛,你多么饥饿,这饭都是不能吃的,正所谓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和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道理。从我一个普通的农民角度来认为,这句话放到现在依然非常能够教育人,一个人不管多穷都要穷得有骨气,宁可骄傲的死去也不能选择苟延残喘的生活,如果做人做事毫无底线,那么即便是你能活下去,但是你活下去的价值又在哪里?仅仅只是活着吗?当然了,可能会有一些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些话其实并不冲突,都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总之就是当你成功了,你信仰什么,那么它就是对的,反之毫无意义,只能成为笑柄。我是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