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光明牛奶基本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在华东地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你知道吗?卖牛奶的光明竟然还是一个“大地王”,这一部分资产还在谋求上市。光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看看光明集团董事长吕永杰怎么说。
光明究竟有多少地?
据香港媒体披露,截至年,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农场经营和管理的土地场域总面积约99.4万亩,分布于上海市郊的崇明、奉贤、浦东新区(原南汇区域内)和江苏省大丰市、安徽省*山市,其中上海市郊约51.3万亩,外省市 6.8万亩。
在上海市郊的51.3万亩土地中,光明集团及集团所属子公司产权土地约12.2万亩。除了农业用地,光明食品集团所属各子公司在上海及全国各地,还拥有工商企业用地约1.65万亩,是各子公司生产经营主要场所。如果光明集团大部分土地资源盘活入市,光明系地产将成为国内少见的“大地主”。
而他们也打算这么做。今年7月时,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博股份”公布了重组方案:海博将把物流之外的业务置出上市公司,同时注入光明旗下农工商房地产(农房集团)%股权和农房置业25%的股权。重组完成后,公司主营将转型为房地产、物流两大业务。截至年末,光明旗下的农房集团土地储备余万平方米(约多亩)。
公告意味着,光明集团80亿元地产资产注入海博股份,旗下农房集团借此曲线上市。目前证监会已经在受理这一资产重组申请。
对于这一举措的原因,在“对话上海国企领导”访谈中,光明集团董事长吕永杰解释,农房借壳海博曲线上市主要出于提高证券化率的考虑。
“证券化”与“国际化”
在光明的国资改革中,“证券化”与“国际化”是两大主打方向。
证券化方面,目前光明的证券化率在19%左右,光明要在3-5年内实现证券化50%这个目标。实现方式上,集团旗下子公司有的将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先把主业做大,再进行证券化;有的则要进行内部整合,再完成改制。
这意味着光明集团未来将有更多的资产注入上市企业,这些资产不仅能因此获得募集资金的渠道,其价值也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更好的体现。
“国际化”方面,光明食品集团的海外并购一直如火如荼。新西兰的“培儿贝瑞”奶粉,英国的“维多麦”早餐,法国的迪瓦葡萄酒,还有澳大利亚的玛纳森食品,这些在海外市场知名的食品品牌,近年来都陆续被光明食品集团收入旗下。
光明集团董事长吕永杰称,眼下正是“走出去”的 机会,未来光明将加快在乳业、糖业、现代农业和牧业、以及葡萄酒业等核心产业的全球布局。
通过一系列收购,光明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指数已经达到了12%,海外销售占比在15%左右,到明年,这两项指标将分别提升到至20%和2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