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义」为GymSquare的健康食品专栏,观察健康食物、饮品,到运动营养新趋势,从食品本源梳理健康脉络。
作者/蔡嘉珩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星巴克在中国煎了一份植物肉的同时,也泡了一杯燕麦奶。以燕麦奶为代表的植物奶,是压榨燕麦、核桃、花生等植物后的产物。
低卡低脂的植物奶,或许会受到增肌减脂爱好者的青睐,替代高强度训练后的牛乳「蛋白奶」补剂。
但是相比「蛋白奶」,植物奶其实是负担更重的「碳水奶」。
蛋白质含量低,碳水含量高,并不能完全替代三大营养素配比均衡的普通纯牛奶。而乳糖不耐、或有素食需求的健身者,更多会选择豆奶,作为替代牛奶的植物蛋白饮品。
■来源:全球食品饮料创新大会(FBIC)
中国并不缺植物奶,但豆浆豆奶,花生牛奶,杏仁露的存在,只是将植物奶做成一杯普通的甜味饮料。
如今添加剂更少的燕麦奶、扁桃仁奶,使消费者有了「植物健康奶」的产品概念。
然而从营养角度分析,燕麦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蛋白奶。每摄入燕麦奶1克的蛋白质,往往需要同时摄入比纯牛奶高出5.5倍的碳水、和近乎两倍的总热量。
但国内外各大饮料品牌,已经在着手研发、推出更多「高蛋白」的植物奶饮品,来满足健身者的需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植物奶会成为比牛奶更受欢迎的国民健康奶。
健康新趋势:燕麦奶
「与牛奶很像,但却是给人类喝的」,从燕麦奶OATLY的广告标语中可见,其品牌目标是取代牛奶。
在可持续发展风潮正盛的欧美,OATLY着重于强调燕麦奶比牛奶更低碳环保、并且不伤害动物的特点。
而来到中国后,OATLY则更加偏向于宣传燕麦奶比牛奶更健康、更适合中国人饮用。
■瑞典燕麦奶品牌OATLY
OATLY与多家中国咖啡饮品店推出联名合作产品,也都强调燕麦奶「不含乳糖、健康低脂」,很大程度迎合了中国消费者乳糖不耐的体质特点,以及对健康营养的需求。
比如星巴克中国推出的三款燕麦奶饮品,除了节能环保外,主打燕麦奶富含膳食纤维、0胆固醇、0反式脂肪酸。
而在去年,OATLY与喜茶联手推出了限时饮品燕麦奶波波。宣传语中强调了燕麦奶不含乳糖、不含胆固醇、健康等特点,甚至考虑到乳糖不耐受的奶茶喜好者的体质需求。
当然,也直面更多减肥健身人群,喜欢喝奶茶,又害怕奶茶不健康的消费痛点。
■喜茶、星巴克的宣传海报;星巴克限时新品莓莓燕麦红茶玛奇朵。燕麦拿铁、燕麦抹茶拿铁也在其新品菜单中
燕麦奶是健康奶,
但也是碳水奶
与牛奶相比,燕麦奶成分天然,富含纤维素,不含胆固醇,脂肪含量低。很多增肌、减肥人士也因此将燕麦奶视作比牛奶更好的蛋白饮品。
但就宏观营养素来说,燕麦奶热量的主要来源,其实是碳水。燕麦奶不应被称作「蛋白奶」,更应被称为「碳水奶」。
简单来说,相比起各大营养素配比较均衡的传统牛奶,燕麦奶的蛋白质含量低,碳水含量高。
其实做一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可以发现,每摄入燕麦奶1克的蛋白质,需要同时摄入比纯牛奶高出5.5倍的碳水、和出两倍的总热量。所以,只喝燕麦奶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减脂增肌者对蛋白质摄入的高需求。
■OATLY原味燕麦露与光明纯牛奶的营养成分表
燕麦奶,归根是由燕麦和水经过加工制成的。
健身者可以用燕麦奶来代替其他碳水主食,但蛋白质还应从真正的高蛋白食品中摄取。比如,豆奶的各大营养素含量都与牛奶接近,对有素食需求,或者乳糖不耐的健身者来说,是比燕麦奶更好的植物蛋白饮品选择。
单纯追求减肥、减重的健身者,也可以选择扁桃仁奶。一杯全脂牛奶热量通常为大卡左右,而一杯扁桃仁奶热量却仅有30大卡。
但是追求低热量的代价,依旧是营养素的缺失:一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要喝几乎八杯的扁桃仁奶才能补充到。
■美国植物奶品牌Silk
中国会有植物奶吗
在过去,中国消费者大多将植物奶当成普通的甜味饮料,或是养生保健饮品。
而现在,愈发兴起的植物性饮食以及新的健康趋势给植物奶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无添加、高蛋白。
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和乳糖不耐体质的健康植物奶,或许是一个机会。
其实,植物奶一直是中式饮食的一部分:豆浆豆奶,花生牛奶,杏仁露,椰奶,核桃奶等,都是国人生活中常见的饮品。
可惜的是,目前中国主流的植物奶品牌为了提升口感,额外添加了蔗糖、麦芽糖等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
比如在豆本豆豆奶、永和豆浆、六个核桃等植物蛋白饮品的配料表中,都有蔗糖、麦芽糖、香精等成分的出现。而在「健康营养」的露露杏仁露中,白砂糖的含量,甚至高于杏仁的含量。
■豆本豆豆奶、永和豆浆粉中都添加了白砂糖或麦芽糖
而主打「无添加、纯天然」的燕麦奶产品的出现,或许为中国植物奶市场带来了转型的机遇。
事实上,为了顺应植物奶高端化,国际化,健康化的市场趋势,中国人熟知的老牌植物奶也在成分、包装、宣传上进行了换代升级。
近日,伊利旗下品牌植选,推出了植物奶新品。比起年的一代植选豆奶,换代的植选豆奶将蔗糖从配料表中移除,并且蛋白质含量提高了两倍。
■伊利旗下豆奶品牌植选,推出的无蔗糖的高蛋白豆奶
「无蔗糖高蛋白」的产品特点,更好地顺应了中国植物奶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而包括农夫山泉、旺旺、蒙牛在内的中国饮料制造商,也都竞相推出、或计划推出健康的植物奶饮品。
不可否认,燕麦奶单一的营养成分,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健身者高蛋白、低碳水的饮食需求。但燕麦奶的出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奶制品选择,也为中国的植物奶进*健身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比起植物肉,植物奶在中国的明天,更值得期待。■GYMSQUARE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