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伟通讯员吴旭晴)近日,来自孝感大悟的父子俩人因高度近视问题,同时医院就诊,但是治疗方法却各不同。
今年50岁的谢先生,自小高度近视,裸眼视力较差,但是能适应正常生活需求。近两年来,谢先生右眼视力再次出现下降,还伴有视物变形现象,以为是工作疲劳的他却没当回事。
“我母亲的眼睛不好,我自小视力就比别个差,这种感觉是很难受的,我也害怕这个遗传给孩子。”谢先生表示,自从两个月前左眼受伤后,他更是深感不便,于是将右眼治疗提上日程,加上在武汉读书的18岁儿子也想摘掉眼镜,便一同医院就诊。
1月11日,谢医院进行检查,儿子小谢近视度,属于高度近视,考虑到小谢的摘镜需求,最终在屈光近视手术专科团队帮助下,为他制定了精准evo-icl晶体植入手术。而谢先生则在眼底病专科看诊,医生根据检查诊断他是变性近视,且双眼白内障,其中右眼*斑前膜伴视网膜劈裂,情况较为复杂,需采取手术治疗。
1月13日,在眼底病专科许泽骏副院长的帮助下,谢先生成功进行了右眼眼底玻璃体切割+*斑前膜剥离+激光+气体填充手术。1月16日,小谢也成功进行了精准evo-icl晶体植入手术,摘掉了多年的眼镜。1月17日,见到谢先生父子俩人时,他们都非常开心地表示眼睛需求得到解决。
医院许泽骏副院长介绍,父子俩人虽然都属于高度近视,可面对症状及需求都是不同的,这是由他们年龄及眼睛情况决定的。父亲因为右眼的眼底已经出现*斑劈裂造成视物扭曲,而迫切需要解决眼底问题,儿子则是眼睛情况良好需进行改善性需求,摘掉眼镜。
“父子二人治疗的共性,可能就是都用到了德国蔡司Rescan术中OCT导航显微镜。”许泽骏副院长介绍到,这是一款高精尖的显微镜设备,相对以往OCT只能在术前、术后,这个设备的OCT则是手术中实时反馈手术操作和眼组织情况,且高清呈现眼组织的细微变化,对医生准确地进行手术决策有很大助力。眼底病、角膜移植、屈光近视手术的晶体植入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皆运用。
最后,许泽骏副院长温馨提醒,近视高于度属于高度近视,超过度考虑为超高度近视,该人群即使进行了屈光近视手术,也无法改变眼部原有结构,仍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据了解,自去年12月底“普瑞慈善光明基金·阳光爱眼关爱计划项目揭牌”以来,3-45岁人群可享受近视治疗-元公益援助。在读大学的小谢符合该基金条件要求,1月17日当天他还获得了元公益摘镜援助金,截止目前该基金开启近一个月来,已经援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