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教学提升学生思考力

问题引领教学提升学生思考力

——“教育名家名家吴正宪工作室教研县区行”活动纪实

夏至花如锦,教研正缤纷。6月24日许昌市“教育名家吴正宪工作室”开展“教研县区行”系列活动如期开展,本次研讨活动下午专场走进许昌市光明路学校教育集团,开展“问题引领教学”专题研修活动。工作室全体成员再次 云端,教研同行,携手共成长。

首先是许昌市光明路学校教育集团王海燕老师执教的《再探周长》一课,王老师以3个核心问题引领课堂,让学生对周长变化的本质也就是边的增加与减少有了深刻地感悟,直击数学本质。整节课层层推进,引发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深度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提升学生的思考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课后王老师分析了《聚焦“大问题”,发展“深”思维》——《再探周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正如张丹教授所说,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载体,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问题,让学习发生;追问,让学习深刻;再问,让学习延伸。”课堂上以问题引领教学,让学习发生,让学习深刻,让学习延伸,前呼后应,层层推进,让学习走向深入。

第二节研讨课是于灵犀老师执教的《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以“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多边形可能是哪些图形?”这个核心问题引领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在对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平面图形面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新知与旧知产生关联,进行知识重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后是于老师《打破定式再塑联系》——《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针对学生在本单元学习时出现的情况:已知底和高求面积正确率高;而已知面积和底求高或者已知面积和高求底正确率较低,基于学情于老师设计了本节课突破学生反向思维能力欠缺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轻松愉快地完成思维的逆向训练。于老师希望一节课能成为一颗思维的种子,种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接着是尚建丽校长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分析了“问题引领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她指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具体“问题”的引领。正如张齐华老师所说:没有好问题,就无法诱发深入的数学思维,深度学习就不可能真正发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思考哪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能体现教学目标或概念本质、最能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或思维瓶颈的核心问题。立足学情,厚研教材,厚析学生,提炼出直指教学本质的“真问题”、直达教学目标的“大问题”、直击学生思维的“好问题”,真正让这些“好问题”“真问题”“大问题”引领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利于课堂正中央,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得到更好的发展。

许昌市教研室数学张红娜教研员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本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既有教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又有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尝试。疫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要与时俱进,探索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方式变革。

通过此次研修活动,老师们收获满满,在工作室群中及时分享了学习收获与思考。大家谈到在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要重视设计合理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问题提出应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观察、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概括归纳、迁移运用等学习过程,体会数学是认识、理解、表达真实世界的工具、方法和语言,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家还谈到要围绕核心问题,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或难点,设计有梯度、有深度的问题链,课堂上给学生自己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时间,使新问题再次成为新的生长点带动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在单元整体教学时,既要上好种子课,也要重视复习课。不仅立足于“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要抓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把握数学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本文作者:屈韶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zz/28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