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一篇关于吉赛尔的文章,以及看完之后我的一些想法。
最开始看的是法国波尔多大剧院的,也是最得我心的一个版本,后来又看了莫斯科大剧院,中央剧院的,我还是最喜欢波尔多大剧院的。我看的三个版本中,波尔多大剧院排 ,中央剧院的排 ,至于原因后面叙述。
我刚开始看开场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它是浪漫主义的作品,风格很鲜明, 看尾声介绍就看到了是法国波尔多大剧院,提起波尔多我以前只会想到红酒,毕竟波尔多红酒闻名遐迩,我也有幸品尝过它的风情万种,现在对波尔多的印象又多了一个吉赛尔。
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全剧分为两个部分,主题也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光明和黑暗,生存与死亡。
先从 部分说起,刚开场就是浓郁的乡村风格,女主角吉赛尔出场了,我看到吉赛尔这个角色出现时,脑子里忽然就想起了苔丝(德伯家的苔丝),她和苔丝一样是一个生活在乡下的淳朴姑娘,吉赛尔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如此美丽的姑娘自然不乏追求者,村里有个小伙子希来里昂也爱慕她,但吉赛尔不喜欢他。身份尊贵的阿尔伯特伯爵化名劳伊斯来到村里游玩,吉赛尔爱上了阿尔伯特。而吉赛尔不知道阿尔伯特的真实身份,因为阿尔伯特将代表自己身份的佩剑和披风藏到了一个小屋之中,但是被希来里昂发现了。后来柯兰特公爵带着女儿巴季尔德和家人们来到村中打猎,路过吉赛尔家中,受到了吉家的热烈款待,巴季尔德为了感谢,送了吉赛尔一条珍贵的项链。这时整个舞台都处于欢呼之中,吉赛尔的美好心情达到 ,但是好景不长,剧情马上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希来里昂在小屋中发现了阿尔伯特的佩剑与披风,知道了他的身份是一个尊贵的伯爵,那么吉赛尔根本不可能和阿尔伯特在一起,因为身份地位及其不匹配。就在这时希来里昂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拿出了阿尔伯特的东西,告诉吉赛尔他的真实面目,好巧不巧的是阿尔伯特也在这时候来到了吉赛尔家,吉赛尔看着阿尔伯特的到来,宣布她已经爱上了阿尔伯特。而巴季尔德伸出手指着自己的中指告诉吉赛尔他已经和阿尔伯特订婚,阿尔伯特看见巴季尔德在场,丝毫不顾吉赛尔,拉着巴季尔德的手,吉赛尔难以置信的看着。送走了公爵和巴季尔德,阿尔伯特转身想和吉赛尔解释,吉赛尔却疯了,她生气的取下项链狠狠的砸在地上,她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因为心梗猝死,悲愤的离开了人世,到这里, 幕就结束了。
第二幕是在午夜时吉赛尔在林间的墓地,开场是一群身着白裙的女幽灵在跳舞,她们生前都酷爱跳舞,但是都是被负心男人所 的。希来里昂先来到吉赛尔的墓地悼念,幽灵之后玛华看见了他,带领着众幽灵纠缠希来里昂将其置于死地。随后阿尔伯特也来到了墓地,幽灵们又想将他纠缠致死,这时吉赛尔的幽*出现了,她拼命的保护阿尔伯特,就在阿尔伯特快支撑不住的时候,黎明到来了,幽灵们全部粉碎幻灭,当然也包括吉赛尔的幽*,只留下了悲伤的阿尔伯特,全剧就结束了。
这个故事其实很俗套,就是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遭受爱情的背叛,蕴含了爱与痛,但是表现力十分强烈。 幕让我没有很大的触动,就是古典芭蕾舞剧的风格,第二幕才让我惊艳至极,一群幽*群舞,既诡异又不乏浪漫。
让我对中央剧院版本评分低的原因是,中央剧院版跳的实在是太整齐了,现在很多群体舞蹈的基本要求就是整齐划一,但是过于整齐就使作品没有了表现力,更像是一群被设置好的机器在舞台上比划着。波尔多剧院的版本看下来,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给我留下了印象,不会因为是主角我就只记得她,而是周围也在伴舞的配角们,我都有点印象,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就算是后面众幽灵群舞,也不是每个都一样的。她们虽然都是被负心汉 的女子们,但是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不相同的。如幽灵之后玛华,玛华的表情一直都是怨恨的,而其他幽灵,有哀愁的,有失望的,有冷漠的...但并不是说她们就跳的乱七八糟,而是在共性中有了个性,才为吉赛尔这部舞剧的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我看的芭蕾舞剧大多是欧洲古典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自然不用说,每一部有每一部的看头,即使很多年过去了,提起来我可能都不记得具体的舞蹈是怎样表现的,但是它带给我的感受却是一直都伴随着我的。最简单的对比就是今年春晚的《朱鹮》,也是芭蕾舞,但是让我看的很尴尬,它不是舞剧,只是一个舞台节目。我没有亲自学过芭蕾舞,但是欣赏的多也就有了一点评判标准,但是可以看出朱鹮的舞者们个个功力不凡,特别是领舞的朱洁静老师,将朱鹮这种珍稀保护鸟类细节的一举一动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不认为它是一部佳作,从一开场,舞蹈者们模仿朱鹮的脚步走进场,就让我大失所望,个个整齐的像是机器人一样,连笑容都是复制粘贴,仅是靠肢体上的扭动来表现朱鹮,我本以为后面会有改观。但是进从开场就注定让我不喜欢这个节目,哪一种鸟类群聚在一起的时候会一个跟着一个的走路?《朱鹮》这个节目是芭蕾舞和古典舞的融合,像它这个开场是古典舞的风格,但是用来表现朱鹮这种鸟类就不适合,失去了灵性,万物皆有灵,一个舞蹈要模仿动物,不是模仿动作就可以的,要更深层次的去探究它的灵性,不是一件轻易能做到的事情。
《雀之灵》剧照
关于这个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杨丽萍老师的《雀之灵》,不论是以前在春晚的表现,还是后来我亲自在剧院看《雀之灵》,都展现了自然界强劲的生命力,它表现出来的灵气已经远远超过舞蹈的技巧。其实朱洁静老师的另一部作品我个人认为是远远超过《朱鹮》的,那就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是一部舞剧,风格鲜明独立,“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说回吉赛尔,我很佩服吉赛尔的女首席舞蹈家,因为要用舞蹈来展现吉赛尔的三种不同的人格,这样的角色塑造是很难的,而且吉赛尔舞剧长一个半小时左右,几乎是连续的跳。
《天鹅湖》剧照
多重人格塑造的芭蕾舞剧,还有一部经典之作就是《天鹅湖》,里面的女首席不仅要表现白天鹅奥杰塔,还要展现反面的黑天鹅奥吉利亚。而吉赛尔的女首席先要表现淳朴天真的吉赛尔,而后是发疯的吉赛尔, 又是变成*灵的吉赛尔,这三个角色的转变跨度是很大的,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实属不易。
《白毛女》剧照
现代的很多舞剧让我不想再去看,中国的经典舞剧《白毛女》《丝路花雨》《红色娘子*》等我都看了几遍也不愿去看新出的剧作,因为似乎当今的很多舞者更注重技巧而非艺术,无论是什么作品,艺术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仅停留在技巧层面,那未来我觉得是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
借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人之所以高贵,就在于有着能思想的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