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暗中寻找光明

大卫·科波菲尔幼年丧父,后母亲改嫁,继父对其进行精神压迫,不久母亲和小弟弟去世,他被继父送去做童工,因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千辛万苦寻找他的姨奶奶,再次接受了教育。与第一任娃娃妻子相互爱慕,称娃娃妻子是因为她“只负责貌美如花,家务活一窍不通”。可惜红颜薄命,娃娃妻子早逝,加之大卫的好朋友以及一个亲戚都去世了,去世原因比较特殊,大卫进入心情低谷,选择到国外散心,在此期间,小时候便相识的艾妮斯一直写信鼓励安慰大卫,大卫才意识到艾妮斯一直爱着自己,而娃娃妻子因病去世时对艾妮斯说的一句话也是只有你能代替我,最后大卫回国后与艾妮斯成婚,并成为了一名作家。

在读《大卫科波菲尔》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淡淡的惆怅的感觉。

全篇小说中,姨母的一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无论什么时候,绝不可卑鄙自私,绝不可弄虚作假,绝不可残酷无情。”

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总是能想起《四世同堂》里,瑞全要离家走出北京,那晚他问钱默吟,有什么话需要对他说的吗,老伯伯说:“只有一句话!到什么时候都不许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见别人的错处,而不看自己的消沉堕落!”对这句话印象很深刻,希望其可以像一盏会走的灯,照亮在黑暗里前行的路人,直至黎明破晓,旭日东升。

在以前,我只觉得读书好,可是具体好在哪里,说不出个所以然,可是读的书多了,发现书里的人物好多时候就像是现实中人的朋友。无论是《大卫科波菲尔》里的姨母,还是《四世同堂》里的钱默吟,不但给书里的人巨大的鼓舞,给书外的读者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姨母和大卫继父的姐姐有几分相像,可是却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性格都很古怪,可是大卫继父的姐姐本质是自私的,虚伪的,充满戾气的,而姨母是包容的,积极的,向上的。

大卫因为从小就没有了自己的父亲,所以他从小就懂得看人的脸色行事,对着折磨自己的继父和继父的姐姐,他无法反抗,还要考虑他们的感受,礼貌周全,不招惹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大卫比他的母亲世故,这让人忍不住心疼。

全书中,汉姆最让人觉得遗憾。他一心只有别人,他善良,宽厚。可是那么好的汉姆却没有和艾米丽厮守终身。不但没有得到他所爱的人,最终还因为救拐走他所爱的艾米丽的人而牺牲了,这种大爱怎能不让人动容呢?

希普是全书中最让人反感的反面人物了,他不但自私自利,还虚伪至极,溜须拍马,满口谗言,口蜜腹剑,这些特点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他还心狠手辣,没有底线和良心。这本书还是积极的,尽管书中的人物命途多舛,可是好多好人还是得以善终,这让人觉得欣慰,希普也得到应有的惩罚,这不得不让人拍手称快。

在大卫刚刚和艾妮斯相遇的时候,我以为他们会是一对,可是并没有,大卫和朵拉结婚了,我总是隐隐约约地为艾妮斯而难过,她聪慧,善良,美丽,为什么这么一个姑娘吸引不到大卫的注意呢?我明明看到大卫和朵拉的感情不是细水长流的爱情啊,对朵拉也并不讨厌,只是觉得大卫和朵拉这一对性情有很大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和疲劳。只有艾妮斯和大卫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有岁月静好的感觉。还好,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书中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却也是能让人耐着性子细细地品读,书中的故事很贴近现实,却又觉得离现实好远,也许这就是小说的一个神奇之处。

“某种可喜的才能,某种幸运的机会,可以形成某一些人上升的梯子的两侧,但是那梯子的横级必然是禁得住摩擦和牵扯的东西做的,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彻底、热情、诚恳的真功夫。”这句话适用于如今的大多数人,许多人总等着机会降临,一步登天,从没想过自己是否承受得住这个机会,所以去拼搏吧,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的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zp/570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