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中考放榜季,“回流生”话题在陕西西安引发热议(“回流生”是指户籍在西安,学籍在外地,但又在西安参加考试的考生)。有传言年10万西安中考生中有大量回流生,据说这部分考生多来自河南,数量少则1万多至4万。不少西安家长认为,这挤占了生活、工作、学习均在本地家庭本该享有的教育资源。日前,西安市教育局发布声明称,参加年中考的回流生为名,只占全市报名人数的3.5%。官方公布的回流生数量和占比,确实与网传的数据有很大差别。但并未平息家长的疑虑。毕竟,如果单纯站在回流生挤占了本地教育资源的角度看,哪怕多一个,可能也要被视为是不公平。客观说,回流生的*策初衷,是为了方便那些在外随父母就读的陕籍孩子能够有机会回乡考试。这并无不妥。但目前的一种苗头就是,有人借落户门槛降低的机会,将回流生制度的空子利用到了极致,以至于催生出了专门为学生办理回流手续的产业链。这样一来,回流生制度确实承载了超过本意的功能。部分家长对此有意见,也就不难让人理解了。对此,有人认为,应该终结回流生制度,至少也得是提高门槛。这种建议,看起来确实有利于减少一部分人钻空子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解决方式未必真的符合公平。且不说,若“一刀切”地提高回流门槛是否会带来“误伤”,在当前户籍门槛降低乃至彻底取消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以户籍为边界来看待教育资源的分配,本身已引发争议。最近热议的“山河大学”相关话题,就是一种非常直观的反映。事实上,西安的回流生现象之所以引发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