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米的空间,一根盲杖作为道具,没有大幅度肢体动作,只有两句“Mercibeaucoup、Merci”简短的法语台词,怎么演出角色的外在性格和内在心理?
一百个人能有一百种演绎的方法,可惜百分之九十八甚至九十九都是烂俗的演法,想看高级的与众不同,钟汉良版程天佑再次贡献了超越教科书的存在。
塞纳河畔,思绪万千的程天佑倚靠在此,摘下眼镜,双眼因为已有一段时间的失明渐渐变得黯然。根据后来的叙述,他常常甩开人自己跑出去~即使看不见造成很多不便,程天佑仍然渴望自由,放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可以任思念驰骋
擦眼镜,这个动作其实怎么理解都行:
浅显一点可以理解为出身名门的程天佑,身份让他习惯于时时刻刻注重自己的仪表,身处无人问津的异国他乡但这份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庄重不容有失,所以眼镜不能落灰尘,身上的一切不能有瑕疵;深入一点可以理解为看不见的程天佑给自己的一份心理暗示,戴不戴眼镜对于失明的他而言没有任何改变,擦拭干净,犹如擦掉一层光明的阻挡,给自己恢复健康一些信心。
第一个重点,注意观察戴眼镜的时候程天佑的眼神,带着一股穿越天际的坚韧力量
一个失明的人日常普通动作,而且是一个一带而过的动作,影视作品中要么闭着眼睛镜头迅速扫过,要么根本无需任何影像处理,可偏偏用最难的方式处理这种细节,以全剧的水平来看,敢断言这是来自钟汉良演员本人的赐予。非常重视细节表达的他,用精准的眼神传递着人物的所想所感,自强不息的程天佑眼中是带火的强烈、奋斗的执着,他对暂时残缺的打击不认输的倔强通过这个眼神刻画的明明白白,钟汉良你真的绝了!
摸索着寻找盲杖想离开,不小心将盲杖跌落在地失去了辅助工具,作为观众脑海中记忆的影像是什么?蹲下身寻找、还是双手在身体前来回摇晃以示茫然?还是张牙舞爪的寻求路人帮助?……这些传统的演绎方式在这里根本看不到
第二个重点,注意观察程天佑的全套动作,右手先去触摸,留心大拇指是用力紧扣着的,依然敢断言如此细节更是来自钟汉良演员本人的赐予,用一只手告诉观众,此时的程天佑心里是有些害怕的,丢失前行依仗工具的微微恐惧感仅用拇指用力按压的小动作表露无遗
在手遍寻不到后,保持站立的姿势,上半身完全处在正常水平线,没有倾斜,左腿作为支撑点,右腿缓缓向前移动,右脚尖在地上探寻盲杖,小心翼翼的处理着,透亮的皮鞋和剪裁上乘的裤脚此刻都被钟汉良赋予了感情,告诉观众他们的主人在黑暗中找寻的无措和彷徨
在听到有人靠近自己的时候,略带些许尴尬,下颌微张咬着牙一抹苦笑,可是将镜头拉大到侧面表情,清楚的看到眼镜后的那双眼睛在这一刻还是充满期待的望向世界,那是他的骄傲……
直到对方帮忙捡起盲杖,笑着感谢,然后慢慢离开
有多少人第一次看这段戏是流着泪看完的?情节上而言,多是心疼程天佑的遭遇和挫折;演技上而言,感动于钟汉良目前已经没有丝毫表演痕迹的演出了一幕幕瞬间打动人心的画面。这段戏难演,角色设定下程天佑是气质高贵的男人,那么就注定他不能也不允许用一般演绎盲人的方式去处理;情节设定下程天佑是在巴黎顽强的克服失明带来的障碍,要投入到遥控掌握国内公司运作的情况和自己努力学习盲文力求上进的积极态度还要兼顾思念远方的心之所系,那么就注定他不能也不可能用模糊方式去处理这种层层递进的人物心理;环境设定下巴黎街头程天佑没有过大的空间,那么就注定他不能也不合适用过多的肢体语言去处理复杂的意识形态……
只能说幸好程天佑遇到了钟汉良,方寸之间的大小、方式受限的表达,没有以往的自由发挥余地,没有以往充分运用眼神的一气呵成,在完全考验演员个人张力用不动声色的能力演出感动观众稀里哗啦的完美结果,钟汉良用了一种相当费力的功夫,真的太绝了!
看着程天佑离去的身影,泪水没有停止,一个背影,也是演技,左右敲打的盲杖,傲然挺立的身姿,折射出人物巨大的情感意义,也表现了程天佑此刻即使是失明人士那股骄傲的倔强
一直抗拒用别人和钟汉良比演技,看完了他的戏只有更抗拒,因为他总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演出给予了观众早已形成的鲜明对比,钟汉良还是适合自己超越自己。
如果说细小、平凡、日常行为放大了银幕上的内涵,使观众获得满足,那么能为故事中的人物涂上丰富的色彩只能是演员的本事。或许下面采访里那个真实世界中的法国小姑娘的行为,花絮里那个路人大叔的行为就是钟汉良神演技最好的无声胜有声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