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荐好书余光中诗歌精选

点击上方图片

立即进入购买

本书精选余光中八十组经典诗作,跨越诗人整个创作生涯,涵盖各式风格手法。如脍炙人口的名篇《乡愁》,自况心境的《七十自喻》,咏怀历史的《寻李白》,表达美妙情致的《风铃》,回望江南春雨的《春天,遂想起》......篇篇精华,句句可诵。整本诗集充满文字的张力、想象的回旋、音乐的升降,记录了余光中温情、敏锐的生命观察,也镂刻下这个时代的生命历程及这块土地的变化。

余光中

风铃

01片段赏析

《风铃》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

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

日夜不停你听见了吗

叮咛叮咛咛   

这盅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

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BOOK

《风铃》看上去像首情诗,有不少人把它作情诗来看。

实则不然。这首诗是余光中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期间写的。此时,他已年逾五旬。对故乡对大陆对祖国的牵挂和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诗人主要运用了象征。以高塔上悬挂着的不断鸣响的风铃,象征自己那颗日夜思念祖国的心。抒写了自己对祖国的刻骨镂心绵绵不尽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颇有特色。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读起来,恍若大珠小珠落玉盘,和谐悦耳。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同时,又反复运用拟声词“叮咛叮咛咛”和动词“敲叩”,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感。把诗人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以说,这首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皆臻于完美。

余光中

乡愁

02片段赏析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BOOK

《乡愁》里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一个渴望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思乡爱国的赤子形象跃然纸上。

余光中

诗集

03推荐理由

余先生的诗众多,每一首都让余先生闪耀着光,从乡愁到绝色,再到寻李白,都是余光中最光华的时刻。读余先生最美的诗,便能深知铁汉柔情之*,不亚于海啸汹涌,也知相思苦的厉害之处,可以重伤世间豪客万千。

整本诗集充满想象的回旋、音乐的升降,有汉字双声叠韵的美质感,也有文言、西语、口语交杂的艺术韵律,在诵读中体会独属于余光中的「文化乡愁」和中国意识。

BOOK

四月 ,樱花烂漫

一路向暖,从容前行

愿风里有诗,有花

还有美好的你

新华书店等你来品

新华书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zp/23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