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人,整天感觉天旋地转,原来是得了这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014/4992915.html

你有过眩晕的经历吗?

想象一下原地转40圈后停下来的感觉想象过山车时天旋地转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一直停不下来热爱跳舞的林阿姨最近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都被颠倒了,随时随地一转身、一抬头,天旋地转。连睡觉的时候,一躺下、一起床,一翻身,就开始天旋地转,跟坐过山车似的,厉害的时候还会吐得稀里哗啦,全身出冷汗。躺着不动,不到一分钟就不晕,一动,又晕了。真所谓“望床兴叹”,“不堪回首”。林阿姨在心里设想了很多可能。“难道过60岁,就真的老了吗?”“难道是颈椎病?脖子也不舒服,脑袋发沉。”“难道是大家常说的脑供血不足?会不会中风啊?”7月3日这天本来是林阿姨登台演出的大日子,但一早起床,她就天旋地转,这次晕得连站都站不起来。医院做了核磁共振,也进行了一些治疗,但林阿姨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此时的林阿姨一睁眼就晕,稍微动弹就吐,“连*胆汁都吐完了,那种难受真的是不知道拿什么去形容。”在昏昏沉沉中,林阿姨决定打车到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找熊医生看看。经过诊断,熊医生告诉林阿姨她这是耳石症。耳屎?耳石?那是什么?要掏吗?“耳石”可不是“耳屎”哦,它是一种 钙结晶,长在内耳的平衡器官里面,是没办法被掏到的。

耳石症虽听着比较陌生,但并不少见。

耳石症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不打针,不吃药,熊医生捧着刘阿姨的头摆弄了十多分钟,就告诉她:“好了。”林阿姨惊喜地发现竟然真的不晕了,甚至可以自己走回家也完全没问题!困扰了自己几天的“头晕脑涨”终于被赶走了!林阿姨又可以愉快地开始跳舞啦。根据数据显示,耳石症男女比例为1:1.5~1:2,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熊医生提醒,有“痛风、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等情况的老年人群,尤其要提高警惕。

新闻知多D

人类双侧耳内的球囊、椭圆囊表面镶嵌了一层感受运动变化的 钙盐结晶,形如石头,所以称为耳石,它主要起控制身体平衡的作用。

耳石从原来的位置上脱落,容易引发耳石症,临床上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当头位快速移动到某一特定的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和眼震,严重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耳石症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眩晕症(占眩晕病人的45%左右),它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的人群,中老年女性多见。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

1哪些人容易患病?

1.某些疾病继发引起,如头部外伤、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2.特发性耳石症:骨质疏松、高尿酸血症、维生素D缺陷个体容易发生,部分患者还有家族遗传倾向。

2耳石症有什么表现?

1.起床、躺下、翻身等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眩晕

2.眩晕持续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1分钟

3.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头位改变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4.一般不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

从化双人汉堡套餐只需19.9元!

3得了耳石症怎么办?

由于眩晕发作时,患者容易出现跌倒引发摔伤意外,同时疾病产生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会让人难以忍受,或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耳石症需要及时治疗。

各种手法耳石复位法是目前治疗耳石症的主要方法,因其操作简便、有效及具有良好的费效比而在临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其治疗原理均是藉患者一系列头位变化而将误入到半规管的耳石颗粒移出并回到前庭椭圆囊,从而消除由之所诱发的眩晕。

多数(79.4%~92.7%)患者经1~2次复位治疗即获治愈,而有12.8%~15.3%的患者需接受再次复位治疗。

耳石症也是一种较易复发的疾病,在症状缓解或临床治愈后存在有一定的复发率。

专家提醒

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

2.平时积极开展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3.一旦产生耳石症相关症状,医院就诊(如果从一侧起床时出现眩晕,可换相反方向起床)。耳石复位过程应由专业医生开展,严禁自行操作,否则容易产生危险。

潜行科技

新媒体

编辑

识别兽

责编

小肆

总编辑

RONAL

来源

广东卫生信息、广州从化发布

法律顾问

张律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pz/94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