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上海国有企业承担了重要的保供兜底任务,尤其是百联集团和光明食品集团,两大集团以快速响应机制、对接社区、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在商品、零售、物流、互联医院等多个产业全力保供。保障市民“菜篮子”民以食为天,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居民的“菜篮子”是重中之重。“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世纪联华大卖场、吉买盛超市等商超门店、i百联线上平台及第一医药等企业,承担全市万家庭防疫包配货任务,累计供应各区‘市民礼包’等保供物资万份,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应急保供50万份,为10多个省援沪医疗队和10医院提供物资保障,做好各项防疫保供工作。”百联集团总裁濮韶华表示。百联集团建立上下协同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想方设法加大区域内可用员工调配力度,动员在岗员工住宿门店,确保重点岗位员工每天出勤上岗。集团系统物流保供单位员工加班加点,将门店的紧急需求配送任务最快响应速度提升至2小时以内。3月28日,浦东封控以来,百联集团承担了浦东地区重点区域生活物资托底保障职责。4月9日起,启动浦东三林镇托底保供,根据居民需求提供蔬菜、肉食、粮油、日化等6个保供商品组合包。通过联华社区团购工具提高集单和履约效率,2天之内累计收到并完成订单份。据悉,封控以来,联华股份、百联逸刻累计对接各区供应“市民礼包”万份,为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应急保供50万份,为10多个省援沪医疗队和10医院提供物资保障。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启用现代物流旗下森广物流基地作为蔬果生鲜临时仓,3月26日以来,累计进货余吨,配送余吨。在疫情中,光明乳业在上海的工厂一直保持生产,上海市民也通过社区团购采购光明牛奶,但运输则需要通过光明乳业旗下的领鲜物流配送到各个社区。自3月下旬以来,光明乳业的马桥物流中心因配合封控管理要求,仅剩60辆物流车可以进行乳制品配送。为保障市民的牛奶需求,马桥物流中心冷库早就进入24小时不停歇工作状态,每天在这里配货员工“全副武装”,按照各个订单的要求,分门别类整理完成配货工作。针对司机等人员缺乏问题,光明乳业及时调整规划线路,并安排司机轮流顶岗,每天跑出约车次,装载配送吨光明牛奶,送达约个社区。光明乳业领鲜物流也克服了人员缺乏等问题,每天运输吨左右的乳制品及生鲜产品,每天总车次约趟次,行驶里程约2.2万公里。打通“最后一公里”,为特殊群体服务如何保障市民物资供应,特别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为保供的关键点。第一财经记者今日从光明食品集团了解到,作为上海市的超大型食品集团,光明食品集团旗下拥有大量的优质生鲜和农产品资源,包括猪肉、蔬菜、水果、进口牛肉、海鲜、花卉、米面粮油、禽蛋等众多品牌,因此在落实保供任务、保供品种、保供数量的同时,也通过“直通车”的方式,尝试超大型城市保供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据介绍,目前光明直通车分成三个维度进行保供,一方面主干体系满足政企采购的物资保障需求;一方面,针对市民的需求开展兜底的社区团购,以“田头良心价”保障市民物资供应;此外,通过留在小区中配合防疫的员工,为所在社区提供平价、优质的光明菜篮子组合包(蔬菜、猪肉、鲜奶、鸡蛋)。截至4月21日,光明食品集团完成团购41.6万份,共.71吨产品,其中社区团购29.01万份,.41吨产品;集采集配5.92万份,.3吨产品。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对接本市16个区,个社区街道、企事业单位等,累计团购订单约万单。光明食品集团也针对性的开展差异化保供模式,利用光明餐车,将居民线上团购粮油产品等物资,运送到就近的良友便利店线下配货,第二天就能送达。针对目前防范区、管控区居民能够在小区适当活动但不能出小区的情况,主动联系,对接需求,派出光明餐车流动服务老年人居多的小区。“车流动、人不动”的保供方式,既送去了居民的日常所需,也减轻居委协助采买的压力,避免病毒的传播。在联华曹家渡店,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随着联华与居委街道相关人员的紧密沟通,得以顺利解决。为保障居民切身利益,做好保供稳价,联华曹家渡店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