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作为明朝的一代名相,在后人的口口相传之中张居正也是一个光明伟岸的形象。但是在明史中却记载了他与一个人的不和,这个人就是在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之前的上司高拱。在这两位都没有进入内阁之前,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这两个人的政治理想也是相当统一,在高拱当上内阁首辅之后的时间里,他们两人也一直携手并进,但是在隆庆皇帝死后,张居正的迅速上位让人不得不遐想这两人之间是否真的就这么友好,是不是友好只是一层表象,而实则这两人私底下已经硝烟四起。一、虚伪的假象根据明史的记载,在高拱和张居正之间一直有个人,当然并不是一个女人。这个人是张居正的恩师徐阶。高拱、张居正两人其实都是徐阶提拔上来的。但是高拱这个人相当的傲气,以及小心眼,他一直不觉得自己被提拔是徐阶的功劳。久而久之徐阶也发现高拱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好操控,于是徐阶就只好另外再栽培一个接班人张居正。或许是由于张居正的确非常的徐阶的心,在徐阶当上内阁首辅之后,徐阶就一路提拔张居正,很多政务也都让张居正参加,把心思都放在张居正身上了,自然也就没注意到高拱。徐阶的这一系列举动让高拱十分不满意,不满意到什么程度,到后来徐阶退位,高拱接任内阁首辅的位置之后,高拱手里有权了,就想方设法整徐阶。徐阶的儿子因为自家父亲是当朝宰相,在当地横行惯了,这让高拱抓住了把柄,于是他就联合地方官把徐阶家的地给充公了。而且这样高拱还是不满意,徐阶一共三个儿子,两个儿子被高拱打发去边疆了。高拱的这一做法导致周边的路人都觉得过分,当时怨声四起,高拱这才收了手。而张居正此时又卷了进来,他当着高拱的面替徐阶的儿子说好话,很多人都说正是因为张居正帮着徐阶的儿子,所以高拱觉得他两不是一个阵营的。更重要的一点表明,在高拱的大靠山隆庆皇帝死了之后,隆庆皇帝的遗诏却不是身为内阁首辅的高拱拟的,而是张居正和一个与高拱不对付的大太监冯保一起拟的,这之后不久高拱被赶出了京城,这似乎更加印证了高拱与张居正之间的不和。二、历史的轨迹虽然明史中这么记载,但是张居正真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吗?明史是一部正史,很少有人能质疑它,但是关于这件事情却值得考究。按照明史的记述时间线,张居正在隆庆三年到四年之间因为帮着徐阶儿子讲话被高拱记恨,在隆庆五年,两人的暗恨终于变成明仇,彻底决裂。可是同样的一部史书,也记载了在隆庆三年的时候,张居正和高拱曾经联手排挤了内阁之中的赵贞吉,当然按照张居正的脾气应该干不出这事来,十有八九是高拱的主意。在隆庆四年到五年的期间,张居正面对着满朝文武的压力打算与蒙古部落首领俺答达成停战互市的协议。当时张居正已经是答应了俺答,但是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们都不肯松口答应这个条件,是当时身为内阁首辅的高拱坚定不移的与张居正站在同一个队列之中,才使得张居正得以施展他的政治抱负。隆庆五年,高拱与内阁大学士殷士儋之间颇有嫌隙,甚至于殷士儋想要动手打高拱,若不是张居正及时出手,恐怕是高拱的颜面无存。文人之间勾心斗角大家都看厌了,若是当时殷士儋那一拳下来,估计半年内高拱都是京城之内的谈资了,若是真如上面所说,张居正与高拱之间有怨恨,那么他又为什么要去保全高拱的颜面呢?并且当时高拱想要重新回到朝堂之上,依靠的不止是自己是隆庆皇帝的老师这一点,当时也是内阁大学士的张居正和大太监李芳的功劳也不小,若说张居正是因为高拱回来之后抢了自己的位置而不满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高拱就是张居正自己给带回来的。结语关于这两个相当于敌人一般的两位内阁首辅,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为两人之间的关系添加了不少的戏码。但事实就是依照张居正的人品,他并不是什么为了夺得首辅之位就跑去陷害他人的人,除非这个人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在张居正的人生之中,他几乎不亲自出手,即使是杀害了自己最敬爱的爷爷的亲王,他也处理得相当干净,没有让人抓住他的把柄。如果当真他与高拱之间有嫌隙,那么他绝不会让别人发现他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