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刘芳
12月28日上午,光明重点片区谋划活动在光明区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副区长谭权对重点片区谋划情况进行了详尽介绍。副区长彭颖、光明区高颜值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各部门代表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纵深推进区委“1+2+3+4”工作体系,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总目标总定位,把握“集中度显示度、高质量高颜值”“两个主题词”,倾力打造“三地”,支撑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发展,先行示范“四链融合”。
党代会提出要全面增强深圳北部中心核心功能,高质量高颜值塑造山水田园都市新风貌。对标国际一流、面向未来需求规划建设城市新中心,坚持核心引擎牵引、重大项目带动,打造深度城市化样板,建设具有强大资源吸附力、承载力和区域辐射力的深圳北部中心。
党代会提出要精心打造“一河两岸三引擎”。即加快打造茅洲河“一河两岸”高质量发展带,高能级打造“北部创新驱动引擎”,高起点打造“中部都市服务引擎”,高品质打造“南部产城融合引擎”。
为此,结合光明区的总目标总定位,对标国际一流规划建设城市新中心,坚持重点片区统筹开发、重大项目牵引带动,重点识别六大片区。
具体是哪六大片区?
一、光明中心区
光明中心区总规划范围8.2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中部东侧。
将打造成为独具科学特色、彰显山水魅力的生态型都市中心。以科学公园为心、科学环廊为环,推进深圳科技馆、科学城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串联总部办公、科技服务、文化交流、生活配套等区域,突出湾区知识交往中心和科学城公共服务中心特色,打造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疏密有致、彰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形象的标杆城区。
▲光明中心区效果图。
规划形成“一核多心、环形放射”的空间结构。“一核”即科学公园及周边用地形成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功能和活力核心。“多心”即依托四个轨道站点,打造各片区服务中心。“环形放射”即沿科学公园形成以街道生活为主要功能的科学环廊,形成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联系通道,实现中心区与东侧光明小镇、西侧茅洲河、北侧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南侧科技创新集群的联系。
二、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
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总规划范围5.2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中部东侧,南邻光明中心区。
将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核心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聚世界级大科学装置,汇聚顶级科学人才,依托西光月、白鹤岭等优美的山水环境,建设科学家谷,营造科学家的“桃花源”,打造科研环境一流、科学服务一流、开放共享的科韵绿谷,建设湖光山色、独具魅力的科学山林。
▲大科学装置集群片区效果图。
规划形成“一核三单元”的空间结构。“一核”即围绕莲塘水库、荔湖,环湖布局适量科学配套及生活功能,形成科学服务“核”。“三单元”即中部为装置核心区,围绕西光月、崖岭、凤尾山等三组山体布局3个科研单元。
三、光明云谷片区
光明云谷片区总规划范围2.2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中部东侧,毗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
▲光明云谷片区效果图。
将打造成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科研经济先导区。突出产学研特色,发挥毗邻大学和科研设施的优势,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承接大学知识外溢,聚焦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片区统筹,建设高标准、定制化、科研型的新型产业园区。做好人才住房、文体中心、会议中心等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科学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规划形成“一链一核”的空间结构。“一条创新活链”即融合文化创意、展览、休闲、体育、商业等多种复合功能,集聚创新活动,汇聚创新人才,东西向贯穿的公共空间链带。“一个创享智核”即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公共创新服务及共享空间的功能核心。
四、西南直角产业带
西南直角产业带总规划范围35.5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西南侧。
将打造成为深圳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充分发挥紧邻南光、大外环交通走廊,北接大科学装置集群、南联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和南山高新区的区位优势,以凤凰、玉塘、马田、公明等先进制造业园区为主体,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空间整备,着力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产业园区,推出“精确定制、精准配给”的产业空间,吸引总部企业、研发中试平台、“灯塔工厂”落户光明,打造湾区科研经济主阵地。
▲西南直角产业带效果图。
通过“5+8”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力争到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公顷,筹集高品质产业用房不少于万平方米,布局李松蓢、上村莲塘、耙塘、光明云谷等科研经济承载区,打造凤凰、马田、玉塘、公明四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保障“8+5”重点产业集群项目引进。
五、凤凰城片区
凤凰城片区总规划范围11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南侧。
将打造成为光明中央商务区。发挥光明城站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门户优势,集聚科技总部、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功能,集中布局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等产业平台,壮大总部经济和金融、科技、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成熟的公共服务优势,进一步完善居住配套,提升商业能级,推进产业社区开放共享,打造科创融合先锋商务区。
▲凤凰城片区(光明城站片区)效果图。
其核心光明城站片区以站城一体为导向,融汇多元城市服务,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的科技总部、科技研发、产业创新转化资源,助力光明科学城发挥核心引擎作用。规划形成“一心两带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一条创新活链”即融合文化创意、展览、休闲、体育、商业等多种复合功能,集聚创新活动,汇聚创新人才,东西向贯穿的公共空间链带。“一个创享智核”即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公共创新服务及共享空间的功能核心。
六、茅洲河中央水岸
茅洲河中央水岸总规划范围7.4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公明东西两个传统城市中心。
▲茅洲河中央水岸效果图。
将打造成为光明城市新客厅。融合科技、人文、生态、时尚元素,植入水岸商业、企业总部、河畔学院、文化街区、科创空间等复合城市功能,引入亲水游憩、水上运动、科技体验、艺术交往等多元化的滨水活动,塑造靓丽都市景观,将封闭的工业岸线复兴为活力多元的缤纷水岸,打造湾区水岸新名片。
围绕科技水岸、活力客厅、智造慧谷3段规划主题,推出科技上城、中央剧场、水街城坊、创新田园4个城市级空间产品,塑造滨水文化、休闲与特色商业体验。
光明的未来是怎样的?
重点片区是光明区拓展发展空间、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必将加速光明的成长、蝶变,重塑城市空间格局,加速升级城区功能,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今日的光明正以赶超奔跑的姿态奋进向前,拥抱充满无限可能的美好未来。
未来,光明将成为“湖光山色入城、蓝绿活力交织”的田园都市和“绿色风、国际范、科技韵”的科学家园。
未来,在中央水岸体验都市活力风情,在公明老墟感受府村烟火,在科学方舟聆听顶流思辨,在科学山林激发创想灵感,在光明糖厂见证农场记忆,在科学园区尽情创业奋斗。
未来,穿梭清凉城区、畅游百里碧道、漫步田园绿野!“花开阡陌、风吹稻浪、山掩碧城、草绿湖上”,光明将成为科学家与市民心中的“理想家园”!
审读:谭录岗肖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