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好学生,学习太头疼,允许带小抄,套路太深深”
学生时代,谁没有经历过偷偷带小抄进考场的那一刻?那种左顾右盼担心被发现的抓肝挠肺的滋味简直令人发狂,别说你没有做过,想走捷径想为自己挣面子的同学大有人在,前赴后继,屡禁不止,简直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过,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带小抄,再放肆的同学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在老师眼皮子底下这样公然带小抄来作弊,谁也没有享受过老师直接允许同学们大鸣大放抄答案的待遇。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时间足够久,就能有机会看得到前所未有的令人大跌眼镜的做法。你没有经历过,不代表其它学校就没有,你不做,不代表其他学生就不能做。
这不,浙大考试允许考生期末考试可以作弊的新闻轰动了全网。老师规定想抄答案没关系,前提是得要是手写小抄,学生调侃:套路太深!但凡想带小抄进入考场的,就必须接受附加条件,那就是学生们必须要亲自手写小抄,不得打印,也不能缩印,就算如此,这个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也让学生们幸福得晕了头,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纷纷开启了奋笔疾书的模式,好像自从上大学以来,大家都没有过这样好好写汉字的时刻了吧。
对此有人质疑,这样的考试方法对学生们合理吗?公平吗?为此老师解释说,允许学生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在允许带小抄之后,能够直接让全体学生自动进入全面复习状态,因为他们也无法知道老师会出什么样的题目,为了能够一网打尽,确保一考即过,大家都是竭尽全力把课本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全都密密麻麻抄写在一张张A4纸上。
这种抄写的过程不就自动逼着同学们复习一遍课文了吗?想想老师的初衷是不是就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老师为了同学们掌握好要点,也是煞费苦心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只要能够达成目标,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也能有意外之喜呢。
除了这种需要老师全面衡量通盘考虑的允许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真的可以光明正大抄书的考试呢?有,当然有,在安徽,中考当中,政治和历史这两门课就是官方认证的开卷考试,所有同学可以放心大胆地抄写各种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而不必有任何顾虑。
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好考试抄书的方法和经验,甚至于从初一开始,老师们就着手开始帮助同学们训练开卷考试所需要掌握的方法,告诉大家想要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提前尽可能熟悉课本,尽可能熟悉所学内容在书本什么位置。
在处理一些自由发挥的问题时,所有同学还需要知道什么内容可能会对应什么样的想法,个人需要针对此类事件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尝试着练习写出五十到一百字左右的答案,而不是人云亦云坐等老师提供出来。
其实这种开卷考试反而更考验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杜绝同学们对开卷考试的依赖性,不能让同学们以为反正都是直接抄书了,平常看不看都不用那么紧张。
如果同学们抱着这种想法来对待开卷考试,他们就很难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复习,结果在考场上一旦遇到灵活性问题时,就无从下手,最终反而影响了总体水平的发挥,有点得不偿失了。
所以越是开卷越是需要注意帮助同学们做好复习工作,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确保在考场上游刃有余,最终得偿所愿,达到预期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