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证券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新消费主张/cici
近日,光明乳业提交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成绩单,这也是黄黎明接任后的首份完整的成绩单。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3.39%;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下降39.11%。
黄黎明接任后曾定下年业绩目标,即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归母净利润6.7亿元。但从年报表现来看,实际仅分别完成88.79%、53.88%,目标完成率并不理想。
值得 高层持续动荡、6年3次“换帅”黄黎明上任后业绩双降、远不达标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之一。年,光明乳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乳业第一股”,当年公司的营收规模更是高于伊利股份和蒙牛乳业。
然而,现如今,蒙牛乳业和伊利股份规模已远超光明乳业,光明乳业也从乳业第一股沦为“断层第三”。值得 年,郭本恒从王佳芬手中接过光明乳业总经理的位置。年6月,时任光明乳业总裁的郭本恒突然辞职;同年7月,其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随后,光明乳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张崇建、朱航明接任。
年,光明乳业董事长张崇建离职,随后濮韶华履新光明乳业董事长。年10月底,濮韶华因工作调动申请辞职。当年11月,黄黎明当选光明乳业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光明乳业新任董事长黄黎明在接任之时,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作为29年的乳业“老兵”,将不忘初心不畏风雨,带领乳业在新时代、新发展中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并定下年业绩目标,即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归母净利润6.7亿元。
如今,光明乳业已提交黄黎明接任后的首份成绩单,实际目标完成率却并不理想。年,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实际仅分别完成88.79%、53.88%。这无疑给新掌门人黄黎明平添了几分压力。
分季度看,年第2-4季度,光明乳业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其中,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52%、10.50%、4.47%;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8.21%、52.18%、.98%。特别是第四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还出现了亏损的状况。
对于业绩下降,光明乳业解释称,主要原因是乳制品消费增长趋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液态奶、其他乳制品收入同比下降,经营效益受到较大挑战。
从盈利能力指标来看,-年,光明乳业的销售毛利率水平和销售净利率水平下滑严重,综合毛利率由年的33.32%下降至年的18.65%;销售净利率则是由年的2.51%下降至年的1.39%。
低温奶上海大本营销售额、毛利率骤降
目前,光明乳业拥有液态奶、其他乳制品和牧业产品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报告期内液态奶(分为低温奶和常温奶)创收.91亿元,占比57.03%;其他乳制品(主要为奶粉、原料奶酪和新莱特)创收80亿元,占比28.35%;牧业创收26.41亿元,占比9.36%。
分业务来看,年公司液态奶、其他乳制品、牧业的毛利率分别为26.08%、9.06%、1.35%。由此可见,液态奶依旧是光明乳业的核心利润来源,而其他乳制品、牧业的毛利水平均较低。在液态奶中,低温奶又是光明乳业产品布局的重中之重。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然而,从销售数据来看,光明乳业的核心产品低温奶表现却不容乐观。一般来说,由于奶源、保质期和冷链的限制,使得巴氏奶行业难以突破“产地销”困境,消费辐射半径较小。目前巴氏奶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常温,基本上都以区域性龙头为主。光明的低温业务以上海为大本营,华东地区为核心市场逐步向华中、华南、华北等地区渗透。
年上海地区的销售额74.19亿元,同比下降6.86%;营收下降的同时,营业成本却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2个百分点。营收缩水、成本上行,报告期内上海地区毛利率下降了7.78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存货规模创历史新高、存货周转效率远低于蒙牛、伊利多次疑“产品编制”遭投诉
自年以来,光明乳业的存货规模持续飙升,-年,公司存货规模分别为20.33亿元、23.07亿元、28.62亿元、31.15亿元及41.97亿元,-年分别同比增长13.5%、24.07%、8.04%、34.75%,年的存货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同行业上市公司比较来看,光明乳业的库存压力或更加凸显。据各公司年报数据,光明乳业、蒙牛乳业、伊利股份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5.12天、38.74天、38.78天,光明乳业的存货周转天数远高于其他两家上市公司。
值得 同年,光明乳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大幅上扬,较年增长12.22天,存货周转天数更是高达了57.34天(数据来源:wind资讯),这说明光明乳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大约需要用时57.34天。
一般来说,奶制品日期越新鲜越好,这也是消费者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