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的《人性的因素》曾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誉为完美小说,对我而言,读的过程最初有些艰难,读读便放在了一边,但是安静下来再读时,感觉到犹如一杯陈酿,越品越有滋味。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大师级作家,他曾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21次。《人性的因素》书中人物并不多,故事不像一般的间谍小说一样跌宕起伏,整个故事感觉娓娓道来,作者仿佛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讲着这个故事。
它主要讲述了英国驻非洲的外交官卡瑟尔为了搭救恋人萨拉,与莫斯科做了交易,把恋人与她的孩子萨姆带回了伦敦,并成为双重间谍,但是,最终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被利用可怜虫,他所有的努力不过是想要和爱人在一起,可是结局是悲凉的,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
一、忠诚还是背叛
对卡瑟尔而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何为忠诚何为背叛?他虽然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可是却忠于了爱情,尽了一个男人对女人应该有的担当,但是对自己的职业却是真真实实的背叛了。每天生活在不安和生怕被发现的恐慌中。
甚至很多事情呢,回到家里,卡瑟尔甚至不能和自己的爱人透露一丝半点,人性的复杂正体现于此。不得不说,这本小说的构思和写作手法的确高超,寥寥数语就能体会到主人公压抑的内心。
卡瑟尔最向往的无非就是和爱人孩子一起过简单的生活,但是间谍的身份让他身不由己,他的心态可想而知的紧张甚至崩溃着,唯有爱能让他坚持着。
对卡瑟尔而言,他自己的选择并不是背叛而是对爱情的忠诚。
二、光明还是阴暗
《人性的因素》书中的人物并不多,除了主角,另外一个给读者留下印象的莫过于替罪羊戴维斯,情报中心里一个大大咧咧的喜欢喝酒的年轻人,因为被怀疑泄露机密,本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原则,被帕西瓦尔医生用黄曲霉素毒死,作了卡瑟尔的替死鬼。
戴维斯虽然和卡瑟尔是同事,但是戴维斯真的可以用光明来形容,因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的男人,他喜欢酒喜欢女人,说话肆无忌惮,毫不隐瞒。而这本书中唯一光明的人却因为有宁可错杀一万不能放过一个的上级,被毒死了。
戴维斯死于自己的职业,死于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人性的因素》中阴暗黑暗的一面,在戴维斯的死亡上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害死戴维斯的医生帕西瓦尔在得知戴维斯是冤枉的时候,丝毫没有任何情感,直言这种人早晚会出事,死也是应该的,对人生命的一种蔑视。
在那个年代,原本就是黑暗的。
三、复杂还是简单
格林的《人性的因素》通篇都是人的心理描写,各种纠结选择,似乎每做一件事情都在苦苦的选择中,人性的复杂体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抛开各种问题和选择,主人公卡瑟尔其实只有一个念头,他所作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爱人,他的信念其实很简单就是:爱。
卡瑟尔为了妻子选择了背叛祖国,当上了双料间谍,为了妻子选择和妻子一起离开英国,但是因为护照问题,他和妻子分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成了泡影,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梦。
小说并没有大量情感的描写,但是在作者的笔触下,一个把妻子深深刻在心里的男人从纸上跃然而起,为了爱卡瑟尔可以付出一切。
4、
《人性的因素》这本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各种可能:残忍的、恐怖的、冷漠的、无力的、天真的、自由的、善良的、悲悯的、充满爱的......
前不久大火的一部电视剧《叛逆者》就写尽了人性。陈默群,军统上海站站长,具有坚定的信仰,他教会了主角林楠笙什么是克制、什么是职责,什么是敬业。
陈默群是个拽气十足的人,他自负又聪明,忠于党国,但是当被人陷害,进了日本人的阵营后,他人性阴暗的一面显露出来,他审时度势,选择了背叛。
但是他的背叛也是有原则的,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揪出陷害自己的人重新回到军统的怀抱。这样一个复杂的人让人也恨不起来,最终结局也是惨死在对手手里。
只能说他还不够黑暗,人性最阴暗的害人是最多的。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的因素》大概也是想说这个问题,至于其中人性的哪方面是对哪方面是错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最后,想说的是,想看《人性的因素》一定要有一颗宁静的心,若人是浮躁的,这本书大概率是看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