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生 http://m.39.net/disease/a_9298968.html来源:易简财经不知不觉,中国乳业长期以来双雄争霸的局面已悄悄改变,截至5月21日收盘,蒙牛股价44.3港元/股,总市值亿港元。同日,中国飞鹤22.35港元/股,总市值亿港元。但是在飞鹤市值突飞猛进的背后,却是研发的孱弱,那么仅凭营销能走多远呢?去年5月15号,在新浪财经旗下的《至少一个小时》节目中,飞鹤集团董事长冷友斌放了个大卫星。他还表示,大家认为飞鹤研发低,一是计算方式的原因。飞鹤把很多东西计算进生产成本了,没有把它单提出来;第二,飞鹤承担了很多国家课题,这一部分钱国家给花了,没计算在研发费用里。研发费用跟年报数据不吻合但冷友斌的表态,明显跟飞鹤的财报数据不吻合。3月18日,中国飞鹤发布了年财报。财报显示,营收为.92亿元,同比增长35.5%;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74.37亿元,同比增长89%。但是,业绩的背后,年飞鹤的研发投入只有2.65亿元,占营收比例仍不到2%,依然相对较低。来源:飞鹤年年报小编对比了国内几大家乳企的年财报,我们可以看到,在研发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和营收的占比中,飞鹤都不是第一位。从研发费用投入来看,伊利的研发费用最高,年为4.87亿元。来源:伊利年年报其次为蒙牛,研发投入为3.18亿元。从营收占比来看,年在奶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中,澳优的研发投入为1.81亿元,占营收比例比2.26%,所以飞鹤其实也并非第一,它位列国内奶粉企业澳优之后。从全球来看,雀巢集团年的研发投入为.1亿元,飞鹤去年营收收入刚刚超过雀巢的研发,除非飞鹤把所有营收都投给研发,不然不可能超过雀巢。很显然,研发费用需要与其他乳企进行对比才能判断。小编从财报对比的结果来看,飞鹤的研发费用明显不占优势。小编也不知道冷友斌先生,是如何跟其他企业对比,得出自己“飞鹤研发投入世界第一”这一结论的。任何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明白,“研发投入世界第一”是需要数字支持的,飞鹤没拿出任何数据,就说自己世界第一,恐怕值得商榷。退一步讲,即便飞鹤研发费用在销售占比中的数字,不像其科研经费的绝对数字那样寒碜,但对于乳品研发这样一个需要大量购入设备、大批投入人员、大量进行试验和采样的事业来说,飞鹤投入的科研费用绝对量远远不够,它能产出的成果也很难想象。一年50亿销售费用毛利70%比肩白酒与1亿研发费用相比,飞鹤一年50亿的销售费用就有点刺眼了。年飞鹤的销售成本为51.12亿元,销售及经销开支为52.63亿元。在前三年,这个数字分别是41.12亿、21.39亿和36.61亿。飞鹤年年报显示,年飞鹤全年实现营收.93亿元,净利润74.37亿元,与此同时,高达72.5%的毛利率格外显眼,直追五粮液年84.9%的毛利率。来源:飞鹤年年报小编也翻阅了其他乳业公司的毛利数据,年,贝因美的毛利率为60.48%,光明乳业为27.05%,蒙牛集团为37.7%,都远远低于飞鹤。其中,在广告投放上,年开始,飞鹤就与分众展开了战略合作,亿元级别的投放,飞鹤奶粉的广告出现在众多办公楼与居民小区的电梯间内,形成了强大的“空中轰炸团”。这也使得飞鹤销量在主流城市获得迅速增长。而飞鹤的营销费用,大部分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近年来飞鹤奶粉价格节节攀升,被网友吐槽买不起。以飞鹤主打产品“超高端星飞帆”三阶段奶粉为例,年建议零售价分别为元、元、元;年建议零售价分别为元、元、元,涨价不少。标榜“更适合中国宝宝”的飞鹤高端奶粉,实际上却是“重营销、轻研发”的典型代表,营销费用最后还要靠消费者间接买单。“谜”一样的全球研发中心与科技团队但实际上,这个“更适合中国宝宝”也是迷雾重重。飞鹤表示,自己的研发团队80%以上拥有硕士、博士学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使飞鹤得以针对中国宝宝体质开展本土化研究。但无论是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