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三件平常事,一颗光明心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心境决定人生。修心,要从平常小事做起。做好三件平常事,守好一颗光明心。1、不向外求王阳明小时候,堪称顽劣少年。后人曾概括他年轻时的“五溺”: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氏。也就是说,王阳明年轻时候,整天骑马射箭、打打杀杀。还痴迷于求仙拜佛,走了不少弯路。直到被贬龙场,他才终于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内心的修行。要想修成一颗光明心,就要抵挡外界的种种诱惑。即便是神仙佛祖,也不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是迷失还是坚守,都要向内求。走向内心的强大,必须要经过世事的磨练。王阳明在诗中写道:“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做好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才能过好快意人生。2、不生邪念王阳明与诸弟子谈论人心。弟子陆澄问曰:“有人夜间怕*,先生怎么看?”王阳明点头说道:“确实有人怕*,但这都是因为平日做过损人利己的事情所致。如果为人处世上不愧于天,下不负于人,难道还会怕*?”弟子马明衡又说:“正直的*当然不怕,但邪恶的*还是会迷人的。”守仁听了,不觉发笑:“世界上哪有邪*迷正人?只此一怕,就是心有邪念。”老话儿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敲门。心有邪念的人,才会担心自己被*所迷。如果好色,就推说是被色*迷;如果好财,就推说是被财*迷;什么事情都发怒,则被怒*迷;什么事情都害怕,则被怕*迷。所谓*迷心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人不会被*所迷,也不会被外物所迷。不过是任由自己的邪念,迷住了自己的心,*又何其无辜!心,是人身上的灯。心若光明,*神也要避让三分。3、不理是非友人杨茂又聋又哑,为此很是伤心。王阳明通过书写和手势,与他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交谈。王阳明写道:“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添烦恼。你口不能说,倒比别人快活自在了许多。”杨茂仰天大笑,表示感谢。古语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做人,只需尽到自己内心的本分。于父母,尽到你心里的孝;于兄长,尽到你心里的敬;于亲戚、邻里、朋友、师长,尽到你心里的谦和、恭顺。见到别人对你怠慢,不要嗔怪;见到别人获得利益,不要贪图。但行心中的“是”,莫问心中的“非”。任凭别人说你的是是非非,你也不必去理会。把心装满阳光,自然不会有阴影。总结:真正的光明,永远藏在你心中。你若光明,世界从此不再黑暗。正如王阳明所说:“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致良知之道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只不过是王阳明精神智慧的一隅。王阳明的这部《传习录》号称“心灵研究的第一本书”。王阳明心灵哲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主要偏重于“修心”,即“心即理”,也强调“知行合一”。这样的思维对现代人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如果你想了解王阳明的精神思想,这个《传习录》配白话文译本是你最好的选择。要读王阳明的心学,小编强烈推荐大家读读《知行合一》,本套书完整无删减,而且还有王阳明的《传习录》,基本都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心学著作。这套图书包装精美,纸质优良,现在只要88.8元。我买了2套,1套自己闲来的时候读读,修心养性、净化心灵,1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王阳明的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过:“二十一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人生早一点读王阳明,也就少走一段弯路!88.8元能做什么?无非就是一顿饭钱,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能够教会我们很多道理,感悟出很多智慧,让我们受益一生,何乐而不为呢?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商品购买:LDJ王阳明心学书籍全集传习录知行合一无删减精装原版原著精选¥88.8¥.8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gx/478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