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洁
3月29日,光明乳业公布年年度业绩报告。据报告显示,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06亿元,同比上升15.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2亿元,同比下降2.55%。在国内外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光明乳业交出了一份营收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微降的成绩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为保障中国奶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同时,随着国务院《“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出台等,为作为低温奶龙头的光明乳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具体来看,在报告期内,光明乳业“乳制品”和“牧业”的两大业务的营收均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公司乳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加15.97%;牧业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加11.01%;其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加3.43%。
分产品来看,公司液态奶实现营业收入.01亿元,同比增加19.85%;其他乳制品实现营业收入84.80亿元,同比增加8.86%;牧业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加11.01%;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加3.43%。
对于毛利率下降,公司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各方面压力,光明乳业为进一步保障奶源供应的能力,增强公司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新鲜战略全国布局的升级实施,公司在去年实施了非公开发行股份项目。
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光明乳业19.3亿元的募集资金中,13.55亿元用于牧场建设,5.7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消费需求环境的变化,整个乳制品的消费量整体在增加,其中,纯牛奶的这个消费量在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加速募集资金,完善上游产业链布局。而光明乳业通过定增,完善整个产业链,加强产业链的竞争力。
外延式并购加速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内生式发展,光明乳业还通过外延式并购打通从饲养到奶源供应的全奶产业链布局。
在年3月份,光明乳业通过完成对上海鼎瀛农业、大丰鼎盛农业%股权的收购;4月份,设立吴忠光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中卫光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于解决部分地区饲料和还田必要的土地问题。从而降饲料成本,打造奶牛饲料全产业链,为企业利润打开上升空间。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扩大产能,助力企业提升优质奶源自给能力。年10月份,光明乳业再以6.12亿元的价格收购青海小西牛生物乳业股份有限公司60%股权。本次收购有利于完善光明乳业在西部的奶源、产能和市场上的布局。
事实上,受行业环境和需求环境的变化导致供应偏紧,各大乳企纷纷布局上游产业链的建设,保障奶源供应。光明也不例外,外延式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加速上游产业链建设,保障奶源供应。
“并购、设立奶源都是为了保障光明乳业奶源的品质。”长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刘鹏表示,因为现在低温的竞争主要就是拼奶源和优质奶源供应链,并且光明乳业的核心区域额在华东地区,奶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是最强的,所以需要得到保障。
对于光明乳业未来发展,刘鹏表示,光明乳业作为行业龙头之一,随着消费者对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提升,将享受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市场机会。
(编辑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