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海通证券()调研显示,伊利、蒙牛的基础白奶产品元旦后涨价3-5%,收入占比15%左右。1月5日,国盛证券研报也显示,蒙牛于12月底开始对旗下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约4-5%。
对此,伊利董秘办回复个人投资者表示,公司基础白奶有不到5%的提价,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涨的压力,具体经营计划将在年报中披露。
蒙牛相关负责人则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中。不过从去年8月以来,旗下产品价格陆续调整。
伊利股份()今日盘中大涨超9%,创历史新高,收报50.93元/股,涨7.54%,总市值.88亿元;蒙牛乳业(.HK)涨7.32%,股价收报51.3港元,亦创历史新高,总市值.93亿港元。乳业股掀涨停潮,西部牧业()、熊猫乳品()、皇氏集团()、光明乳业()、新乳业()等9只成分股涨停,除东风股份(),其他乳业股纷纷翻红上涨。
安信证券表示,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结构、龙头乳企竞争力等方面。
终端
伊利白奶提价3%-5%
超市:促销力度减弱
自去年6月以来,乳企纷纷提价。有消费者反馈,同一光明纯牛奶产品在某终端购买价格从55元上调为69.9元,半年时间上涨27%。周边的朋友告诉红星资本局,大家都感觉到纯牛奶的价格一直在温和地上涨。超市工作人员则表示,纯牛奶的促销活动力度减弱,近期多以原价销售。
上海某超市纯牛奶,图据东方ic
海通证券调研显示,近期伊利对于基础白奶进行提价,提价幅度3%-5%,基础白奶占公司常温奶收入比重约1/4,其中16盒装的小白纯经销商提货价从38.6元提升1.6元至40.2元,同比提升4%。奶价上涨促进了常温液态奶竞争格局的改善(买赠折促减少、产品结构升级-毛利率上、销售费用率下),综合测算,预计乳制品龙头经营利润率水平将稳步提升。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原奶成本上行下龙头提价减促积极应对。伊利从Q3开始逐步收紧终端促销力度,同时近期对基础白奶产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3-5%,提价产品占常温奶比重约20%,预计销售收入约亿元左右。
上游
国内奶牛存栏量逐年下滑
原奶价格上涨
白奶为什么涨价?业内人士指出,涨价主要是因为原奶成本上涨,新一轮奶价上涨周期开启。同时,头部企业的产品结构升级亦带来均价的提升。此外,临近春节销售旺季,经销商积极备货。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奶牛的存栏数从年的万头下降到年的万头。国内原奶价格从年5月开始上涨。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国内主产区生鲜乳价格周价格为4.06元/kg,同比去年12月份上涨6%。
“本轮奶价上涨主要由于过去几年国内奶牛存量逐年下滑,奶牛数量在年达到最低点,国内液体乳产量自年达到顶峰后有所回落。”有乳企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前几年因为成本、环保等因素,中小奶牛养殖户相继退出,国内奶牛存栏量逐年下滑,原奶供应已从过剩进入到紧缺阶段。“年,原奶价格突破4元/公斤,目前已接近14年历史峰值4.27元/公斤。业界预测,年,原奶的均价可能超过5元/公斤。”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乳业进入新一轮原奶上涨新周期,本轮原奶上涨周期内在逻辑与上一轮有所不同,体现在消费结构、龙头乳企竞争力等方面。
此轮周期供需共振,可持续性更强。在消费升级、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白奶增速更快,白奶的生鲜乳使用量高于酸奶,加速供需不平衡,奶价大幅提升;养殖场进入门槛高,集中度提升,补栏理性,拉长周期。同时由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以大包粉为原料的乳品消费占比下降,未来乳企倾向于进口液态奶平滑国内奶价上涨,但是运输成本较高,国内外奶价联动性或许没有上一轮那么强,奶价高位维持时间长。
安信证券研报预计,国内奶价上行的趋势将会持续至少至年底,甚至至明年年中。从牛犊到泌乳牛,奶牛的扩产周期约为两年,即使从年扩产,至少需要等到年才能看到产量的扩张。
行业趋势
乳业巨头的奶源争夺战加剧
受疫情影响,健康概念深入人心,牛奶的需求明显提升。年三季度,A股上市乳企营收同比增长11.3%,净利润同比增长30.2%。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原奶涨价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净利润,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减少促销力度,尽量不打价格战,加强奶源控制,多措并举来降低成本。
安信证券研报也指出,此次疫情下,具有刚需特征的白奶消费需求旺盛,长保质期低温奶成为重要增量,加上奶价波动、国内原奶成本持续提升,推动乳制品龙头企业加速上游资源占有。
在奶源稀缺、奶价上涨的背景下,龙头纷纷通过扩产、参股大牧场,甚至收购的形式,逐渐实现对上游的控制权,保障奶源的稳定及价格温和波动。
年以来,伊利通过子公司要约收购中地乳业,通过优然牧业收购了恒天然中国在应县和玉田的牧场群。此外,伊利此前便参股了以繁育、养殖奶牛为主业的赛科星()。此外,优然牧业已于11月29日递交招股书,拟登陆香港联交所。
蒙牛则在年7月通过认购股份,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奶原奶企业——中国圣牧(.HK)的单一最大股东。年,为了获得稳定奶源,蒙牛与中鼎牧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年,蒙牛增持了现代牧业(.HK)股份至60.77%。
此外,年12月2日,中国飞鹤(.HK)宣布完成对原生态牧业的收购。年5月5日,新乳业()宣布拟以17.11亿元收购寰美乳业%股权。
除了国内奶源,乳品企业还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从地理分布来看,大洋洲是蒙牛、伊利的主要海外投资阵地。蒙牛先后收购新西兰雅士利、澳洲贝拉米;伊利则收购了新西兰Westland、OceaniaDiary。
在宋亮看来,中国奶源供应不足,优质奶源已基本被龙头乳企掌握,未来奶源增长难度较大。为保证供应,行业龙头提前做出规划。
红星新闻记者吴丹若
编辑陈成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