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低温酸奶差别竟这么大,以后可得看仔

作者:王梓旭,新零售商业评论编辑

“关于酸奶的市场教育,任重而道远。”

酸奶市场正变得越发“拥挤”。

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我国酸奶制品销售额将从年的亿元增至年的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2%;在整个乳品市场中的占比预计从年的20%跃升到年的42.2%。

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吸引了一批乳制品企业加速布局,其中尤以低温酸奶领域更甚。

今年1月10日,元气森林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场,斥资1.3亿元建设的酸奶生产线正式投产。据悉,该生产线年产能达万件酸奶,能带来10亿元的年营业收入。

3月25日,简爱酸奶完成了总计8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简爱方面称,本轮融资将全部投入现代化牧场建设,重点建设供应链。

在酸奶制品市场,由于常温酸奶市场逐渐饱和,且已被大品牌占据,后进入者很难找到突破空间,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低温酸奶。

常温vs.低温,谁优谁劣?

酸奶是一种酸甜口味的牛奶饮品,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按存放温度划分,人们日常食用的酸奶分为常温与低温两类。

常温酸奶在发酵后经过高温热处理,杀灭了酸奶中的乳酸菌及其他菌种,经无菌包装而成,使其可在常温下保存,且保质期较长。

而低温酸奶只在发酵前进行了巴氏杀菌处理,乳酸菌及其他菌种尚未被完全消灭,故低温酸奶需保存在2~6℃的环境下,以保障乳酸菌的存活,同时抑制其他菌种生长。相较于常温酸奶,低温酸奶的保质期较短。

基于不同生产工艺流程,使得两类酸奶各具优势:低温酸奶保留了活性乳酸菌,增加了肠道的有益菌群,形成抗菌生物屏障,能够改善人体的肠胃功能;而常温酸奶便于存放,不受销售半径限制,有利于乳制品企业开拓丰富的销售渠道,从而提高酸奶的市场渗透率。

光明乳业自年投产常温酸奶,首月销售额即超过千万元。行业两大巨头伊利、蒙牛并没有马上跟进,而是选择观望了一段时间。

年蒙牛推出纯甄,年伊利推出安慕希,两家企业加大投入广告营销,并借助强大的渠道能力进行全国性推广,规模效应明显。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年常温酸奶整体市场规模突破亿,其中,安慕希、纯甄、莫斯利安三大品牌共占据70%~80%的市场份额,使得其他品牌很难在常温酸奶领域有所突破。

“认养一头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零售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从国内整体市场格局来说,头部品牌仍旧占据主导地位,认养一头牛现在着力在做的,是通过高端新品的创新和场景创新,给消费者更高品质和更好体验的产品。”

高温加热的生产工艺,杀死了常温酸奶中的乳酸菌等菌种,同时也极大限制了常温酸奶的营养创新,只能向口味创新、饮品和甜品化方向发展。

相较之下,低温酸奶可以“玩出”更多花样。例如,加入更多益生菌株,或运用“0糖0添加”等方式推出不同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同时在消费场景上也开始向餐后、休闲、代餐等多元场景拓展。

消费者小琪表示,减肥时买酸奶都会仔细看商品成分。光明此前推出了“如实”酸奶,配料中只有生牛乳及三种益生菌,无其他添加。

“看起来就很健康,口感也不错,还附带了蜂蜜可以随个人口味添加。而常温酸奶相较之下会有比较多的添加,在那之后我就很少喝常温酸奶了。”

业内人士启明(化名)向新零售商业评论介绍,国内奶源的分布相对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南方对乳制品的消费相对较高,此前在业内有种说法叫“北奶南调”。

但由于低温奶的保质期较短,且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对乳品企业而言入局的门槛较高。再加上受制于冷链运输半径,低温酸奶市场呈现的特点往往是乳品企业在各自区域内做得比较出色,比如南京的卫岗、上海的光明。

上述因素也导致低温酸奶市场的集中度远低于常温酸奶,这反过来给新品牌提供了突破点;再加上冷链系统的不断完善,也为低温酸奶渗透下沉市场提供了可行性。

于是,不少新锐品牌看准机会,纷纷进入这一赛道,不仅进一步拓宽了低温酸奶市场的规模,也使得竞争不断加剧。

未来国内低温酸奶将会如何发展?不如将目光投向邻国日本。已是酸奶大国的日本,在低温酸奶领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已经向功能型转变,其发展历程对于中国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日本如何成为酸奶大国?

据统计,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由年的3.5千克攀升至年的6.6千克,而日本在年时,人均酸奶消费已达11千克——相较于日本,我国人均酸奶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

若以酸奶消费金额为统计口径,年中国人均酸奶消费为11.1美元,远低于日本的68.3美元,甚至低于11.4美元的世界平均水平。

那么,日本是如何成为酸奶大国的?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国民的生活习惯开始向欧美国家靠拢,并于二战后掀起高潮。随着西方饮食习惯的不断渗透,日本民众对于各类乳制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酸奶的独特口感和健康功效逐渐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gx/37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