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

纯粹的光明

黑格尔《小逻辑》第36节云:如果上帝的概念只是被认作抽象的或万有中最真实的存在,则上帝将因而对于我们只是一缥缈的他界,更说不上对于上帝可能有什么知识。因为如果没有规定性,也就不可能有知识。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

距离 次听到“纯粹的光明就是纯粹的黑暗”,已经有1年多了。关于其意思也在不断丰富,一直萦绕在脑海,久久不能挥去。这里就写下自己的几种理解,当然可能有自己随意发挥的部分。

、纯粹即不惨杂经验

参考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纯粹”所进行的阐明:“我们在下面将不是把先天知识理解为不依赖于这个或者那个经验而发生的知识,而是理解为 不依赖于一切经验而发生的知识。与这些知识相反的是经验性的知识,或者是仅仅后天地、即通过经验才可能的知识。但先天知识中根本不掺杂任何经验性因素的知识叫做纯粹的”。康德把先天和纯粹进行区分,先天是不依赖于经验,但不是表示不掺杂任何经验性因素。比如“每一变化皆有其原因”这个命题就是一个先天命题,但并不是纯粹的,因为变化是一个只能从经验中取得的概念。

这样来讲的话,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即代表没有经验来源的概念,例如时间、空间(当然是在任时空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管性状而言)。光明和黑暗一般意义上,我们都会理解为经验性概念,因此从康德哲学的角度,我很难去说明白此话的含义。

第二、纯粹是无规定

纯粹还有一种理解就是纯粹无规定性的概念,黑格尔在《小逻辑》存在论部分会去证明“纯粹的有既是无”。关于“有既是无”,我们常人很难去理解,带着经验思维很难想象我有钱怎么又没有钱呢,我有房子怎么又没有房子呢。而这里的“有既是无”是纯粹的思维。

作为存在中最抽象的范畴,有和无只是指谓上的区别,也可以看做类似a和b的区别。在形式上,他们确实看起来不同;但是在内容上,我们我们不填充任何规定,实际上没有区别。所谓区别,就是不同的规定性,而“有和无”在最开始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维训练,是很难“有既是无”这一道理的,这也就造成了部分人实际生活中,一直坚持片面地规定不动摇,从而产生了一些不该有的困惑。从这一个层面来讲,“纯粹的光明和纯粹的黑暗”类似于“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因此他们是同一的。

第三、光明即是黑暗。

一个概念总是将自己否定性的另一面统摄于自身之中。比如:如果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我们只会说这是人,一个东西以它的差别之物存在为前提。当我言说男人的时候,实际上里面也包括了女人在其里面,作为和男人的否定性被统摄于男人的概念之中。又比如说黑板,正是因为有教室、粉笔等物,我们才易于理解。

从以上的的角度来讲,我们说光明是黑暗、黑暗是光明也不是不可。相互之间互相成就,没有黑暗无法衬托光明,我们也不会去产生光明这样一个概念。

以上内容只是自己的一些粗浅思考,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kunmingbdfw.com/afhgx/307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5